[实用新型]数控转塔冲床旋转工位用滚筋上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1524.6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庄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冲床 旋转 工位用滚筋上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薄板板面上筋条的模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在数控转塔冲床上加工具有圆、弧及转角的筋条时所用的滚筋上模。
背景技术
为提高薄板的结构强度或美观度,在一些板面上经常需要加工筋条。比如电脑主机箱板、箱体的盖板等等。以往在进行这种加工时,一般是采用冲压成型。冲压成型加工需要较高的模具投入成本,加工效率低,加工周期长。在一些大型薄板结构件上(比如汽车门、前盖、后盖等),加工类似筋条时,所需要的模具成本更高,而且模具的安装、调试难度也更大,所需配套的冲压机械的规模也很大。受筒体滚筋的启发,为了实现平板面筋条的加工,有人设计出滚轮型的滚筋头,利用设备在水平面X或Y方向的自动送料装置,给滚轮型滚筋头施加一定的压力,在板面上滚压出筋条。但该技术方案在加工一些具有弧形、圆形或转角部位时,就难以胜任了,主要是由于滚轮呈盘形,在转角、折弯时,会出现运动干涉,对筋条在转角部位的尺寸精度产生影响;同时,这种干涉还会影响到滚压头或材料的强度,对滚压头而言,会在对滚压头产生偏载,损坏滚压头,对板材而言,由于转角、“转弯”时产生一个向心挤压,使变形量不均,产生内应力或撕裂板材。本实用新型可作为数控转塔冲床多工位联合作业系统中具有圆、弧形及转角形筋槽的滚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作为数控冲床的滚筋模具,对薄板板面具有圆、弧及转角形筋条进行成型加工的数控转塔冲床旋转工位用滚筋上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模座,在模座下端面设有硬质珠子的滚筋头、弹性的压辊一和压辊二,滚筋头、压辊一和压辊二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于水平面的立面上,压辊一和压辊二位于滚筋头两侧,压辊一和压辊二的最低点高于滚筋头的最低点,高度差为所述筋的深度。
压辊一或压辊二的轴线朝向外侧向下倾斜。
所述立面偏离模座轴心线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滚筋上模,采用硬质珠子作为滚压时的施压件,圆珠在任意方向上的尺寸、轮廓是一致的,滚筋加工在进入转角、转弧形弯段时,不会使材料出现变形量异常变化的情况,从而能确保材料上筋条形状的一致性、均匀性。我们发现薄板在滚筋加工后,由于变形应力会出现翘曲的现象,为克服该现象,本实用新型在滚筋头两侧分别设置了弹性的压辊,克服了应力变形,弹性压辊下端点和滚筋头下端点的高度差设置为与被加工筋的深度一致,有些材料在该高度差下不足以克服应力变形的话,还可以增加两者间的高度差。此外,弧形的内、外侧,板料的应力变形量不一致,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外侧压辊轴线倾斜的技术方案,也可考虑两者均倾斜,外侧倾斜量大于内侧倾斜量的方案。最后,为使滚压加工变形量尽量地小、更加轻松,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立面偏移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合数控转塔冲床的模头旋转功能和自动送料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滚筋高效、高精度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模座,2是压辊一,3是滚筋头,4是压辊二;
图2是图1中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5是薄板,6是筋,7是外侧变形区,8是内侧变形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加工薄板5板面上具有圆、弧及转角形状的筋6。冷作加工后,弧形外侧变形区7的变形量大于弧形内侧变形区8的变形量,会造成薄板5异常、不规则的翘曲。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改善加工后薄板5的平面度,提出的技术措施如下:
如图1、2所示,包括模座1,在模座1下端面设有硬质珠子的滚筋头3、弹性的压辊一2和压辊二4,滚筋头3、压辊一2和压辊二4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于水平面的立面上,压辊一2和压辊二4位于滚筋头2两侧,压辊一2和压辊二4的最低点高于滚筋头3的最低点,高度差为所述筋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弧形筋内、外侧变形量不均匀的问题,还提出了第二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将处于外侧的压辊一2或压辊二4的轴线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也可以采取两个压辊均向外侧向下倾斜,位于筋6外侧的压辊倾斜量加大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减少变形量、使滚压加工轻松,还提出了第三实施方案,如图4所示,将所述立面相对于加工时运动方向向后偏离模座1轴心线0.1-5mm。该立面即为包含滚筋头3、压辊一2和压辊二4的轴线的立面。此外,在应用中应该保持该立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筋6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苜蓿疫霉根腐病菌检测的LAMP引物组
- 下一篇:PTT PBS并列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