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客车模块化电气布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0739.6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汤恒舟;刘文平;温晋峰;余俊;高健飞;胡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H02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车 模块化 电气 布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客车电气布线结构,属于电气布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铁路客车电气布线均是现车进行布放,即电气布线的线槽线管、布线配线、电气设备安装均采用人工散装方式,施工工作主要在车辆上现场实施完成,其存在问题是效率低、质量差,组装工艺性、组装质量差;不利于规模设计、生产和产品升级;现场工艺随意性不确定因素多;检修、维护不方便;部件互换性、电气系统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铁路客车电气布线的不足,提出一种铁路客车模块化电气布线结构,打破传统的现车布线方式,消除现车布线带来的布线隐患,实现铁路客车模块化电气布线结构化、标准化、集成化设计。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铁路客车模块化电气布线结构,其组成包括一级布线模块、二级接点模块、三级线束模块,所述一级布线模块包括集线槽、置于线槽内的线束、以及与集线槽固定的若干出线盒,二级接点模块包括若干分线盒,三级线束模块包括从分线盒分出的线束,所述从出线盒分出的线束与分线盒输入接口电连接,从分线盒分出的线束与终端电器设备连接。
本电气布线结构采用线槽、线束、防护、电气连接的系统设计和细分设计理念,并采用电气布线地面准备制作工艺,实现了线槽组成的模块化、集成化功能和RAMS要求;采用线缆下线、线束制作和固定、出线防护、连接器连接、线槽制作一体化制造和工装整体安装方式,负荷端采用快捷连接器连接技术;集成化程度高,减少了采用传统车内人工布线引起的人为质量控制偏差;各模块已在地面完成所有线束组成后的绝缘、耐压和线线检测测试,各项检测参数符合TB1759-2003《铁路客车配线布线规则》等标准规范;模块整体性强,电气性能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快捷,电气接口清晰,便于规模化设计和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铁路客车模块化电气布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动车组折叠式密封风挡如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一级布线模块1、二级接点模2块、三级线束模块3,所述一级布线模块包括集线槽4、置于线槽内的线束、以及与集线槽固定的若干出线盒5,二级接点模块包括若干分线盒6,三级线束模块包括从分线盒分出的线束,所述从出线盒分出的线束与分线盒输入接口电连接,从分线盒分出的线束与终端电器设备7连接。
本实施例一级布线模块的集线槽分为三档,分别用于容纳动力线、直流线、信号线。
铁路客车电气布线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就是一种集线槽、线束、防护、电气连接为一体的电气布线模块,该电气布线模块依据铁路客车总体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客车电气设备安装结构、电气功能、电气布线、防护等技术要求,设计的一体化模块化布线集成产品。
电气布线模块化,使整个布线过程高效化,并保证了客车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式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0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烤玉米饼机
- 下一篇:混凝土输送泵及其送料油缸换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