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吸引用橄榄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0004.3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江钊芳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吸引 橄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吸引用橄榄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临床上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小儿治疗时在负压吸引器末端连接的橄榄头,属于医疗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及各种感染与变态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小儿或成人鼻窦炎急剧增多,近年来小儿(包括婴幼儿)鼻窦炎颇受重视。过去因为医疗设备简陋,检查手段单一,认为鼻窦炎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现在已看到鼻窦炎病发生于幼儿,甚至发生于半岁左右婴儿也增多了。小儿鼻窦炎现已成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置换疗法,特别是治疗鼻窦炎是常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用吸引器通过调控吸引使鼻腔形成间歇性负压,瞬时使药液进入鼻窦,从而吸出鼻腔及鼻窦内的脓炎性分泌物。治疗时需在负压吸引器末端连接橄榄头,置于患者滴药一侧的前鼻孔内。至今为止,临床上日常采用的“吸引橄榄头”均以咽鼓管吹张用的成人橄榄头所代用,既不适合小儿鼻孔解剖生理特点要求,又在吸引中常常容易损伤鼻黏膜或引起出血等症状,致使治疗间断,家长、小儿身心受损。针对目前现状,有必要研制一种符合小儿解剖生理特点的供小儿吸引用橄榄头,解决临床上小儿治疗时没有适合、理想的吸引用橄榄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用、成本低和使用方便、安全的能适合各年龄段患儿用的小儿吸引用橄榄头。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小儿吸引用橄榄头,包括有橄榄球头、中心通孔,橄榄球柄,橄榄球头细长,橄榄球头一端有橄榄球长柄,橄榄球头与橄榄球长柄中心有中心通孔,橄榄球长柄上设有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小儿吸引用橄榄头是在咽鼓管吹张用的成人橄榄头的基础上改进的,其与成人用的橄榄头最大的区别在于橄榄球头形状更细长,橄榄球头最大直径缩小了,更符合各年龄段小儿小鼻小孔的解剖生理特点,患儿在治疗时,吸引中鼻黏膜不致出现受损伤或出血等症状,能使治愈疗程缩短,因此在临床上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儿吸引用橄榄头是采用整根棒料加工成的,棒料可以是尼龙、塑料、竹、木,制作时在棒料中先钻中心通孔,孔径4mm,再加工橄榄球头,本实用新型橄榄球头有大、中、小三种型号,三种型号橄榄球头的最大圆径分别是16mm、14mm和12mm,橄榄球头端最小圆径6mm,橄榄球头长15~20mm,橄榄球长柄外径6mm,长18~25mm,在橄榄球长柄上加工有1~3个固定槽,用于固定负压吸引器的软管。在临床上应用时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个体选择适合型号的橄榄头使用。
本实用新型小儿吸引用橄榄头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小儿吸引用橄榄头,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小儿鼻孔解剖生理特点要求,在吸引中不致损伤鼻黏膜或引起出血等症状,治疗无痛苦,使用安全,适合各年龄段患儿使用。
2、本实用新型小儿吸引用橄榄头,结构简单,成本低,型号多,经济耐用、易推广,使用效果好,受患儿和家长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儿吸引用橄榄头结构图。
图中1为橄榄球头、2为中心通孔、3为橄榄球长柄、4为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制作一批本实用新型中号的小儿吸引用橄榄头,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圆外径14mm、长43mm的尼龙棒料制作,在尼龙圆棒料中心先钻一条直径4mm的中心通孔2,再在棒料一端19mm处划线,加工成橄榄球头1,橄榄球头最小端部圆径6mm,将橄榄球头另一端加工成外径6mm圆柱状的橄榄球长柄3,再在橄榄球长柄上加工出两个环状固定槽4,最后经过抛光,达到外圆光滑、内圆无毛刺的要求。中号的小儿吸引用橄榄头就制作完成了。
大号和小号的产品,仅橄榄球头尺寸有差异,制作过程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0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模具自动去除边料装置
- 下一篇:实现辅助照明功能的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