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29789.2 | 申请日: | 200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华;王磊;周怀春;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K23/00 | 分类号: | F01K23/00;F03D9/00;F03D1/04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循环 发电 系统 | ||
1.一种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锅炉(1)、过热器(2)、汽轮机(3)、换热器(6)和给水泵(5),锅炉(1)、过热器(2)、汽轮机(3)、换热器(6)和给水泵(5)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最后给水泵(5)通过管道连接锅炉(1),汽轮机(3)与电站发电机组(4)连接,带动电站发电机组(4)发电;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集热棚(7)、抽吸管(8)、涡轮(9),发电机组(10)和导流块(11);
集热棚(7)呈倒置的漏斗形,覆盖布置在换热器(6)的上方,集热棚(7)的四周作为空气的进口,集热棚(7)中部开有圆形出口,集热棚(7)进口的截面积大于出口的截面积,抽吸管(8)竖直安装在集热棚(7)的中部,抽吸管(8)入口与集热棚(7)出口直接密封连接,涡轮(9)设置在抽吸管(8)的入口处或者集热棚内,导流块(11)安装在涡轮(9)下方,发电机组(10)通过连接轴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变速器与涡轮(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11)为螺旋状导流结构、二次曲面形或三次曲面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抽吸管(8)为圆柱形、双曲线形、渐扩形或渐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抽吸管(8)通过过渡结构与集热棚(7)连接,该过渡结构中开设有一个通道或相互独立的二个以上的通道,通道的形状是先缩后扩;涡轮(9)、发电机组(10)、与通道的个数均相等,且安装在通道截面最小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集热棚(7)由圆环形分隔板将下方空间分成内、外部空间,换热器(6)设置在外部空间内,圆环形分隔板内外直径之差为5~10米;在圆环形分隔板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通道,各通道的轴线水平,且形状为先缩后扩,涡轮(9)设在圆环形分隔板上的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且涡轮轴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集热棚(7)由圆环形分隔板将下方空间分成内、外部空间,换热器(6)设置在外部空间内,圆环形分隔板内外直径之差为5~10米;在圆环形分隔板上开设均匀分布的通道,通道轴线倾斜,且倾斜度小于等于集热棚的倾斜度,涡轮(9)设在圆环形分隔板的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其涡轮轴倾斜,且倾斜度与通道轴线倾斜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7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存储功能的无线鼠标接收器
- 下一篇:花坛形隔离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