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气体发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29564.7 | 申请日: | 200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双武;田小青 |
| 主分类号: | B01J7/02 | 分类号: | B01J7/02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晖 |
| 地址: | 4382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气体 发生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小学化学、生物实验室常规气体制备用的化学实验装置,具体是可用于制备H2、CO2、H2S、O2等多种气体的用的多用气体发生器。
(二)现有技术:目前中小学实验室最常用的气体制备装置是启普发生器,但该装置在实践中存在下列问题:
1、①药品需要量大,每次反应需将液体药品注满容器,造成浪费。
②制备气体类型局限,可以制H2、CO2、H2S等气体,但无法制取中小学生化实验中另一种常规气体O2;反应药品局限,只能是液体和固体颗粒发生反应制气体。
③使用中途有漏气现象,难以立即停止排除。
④器型为一整体结构,构造复杂,携带不便,用后无法拆卸,清洗较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引用了一款以H2O2为反应物,MnO2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简易装置。该法将粉末状MnO2直接投放于H2O2的锥形瓶中反应。其不良后果是可反复利用的催化剂MnO2在实验完毕后被废弃(要回收MnO2需先过滤,后干燥,操作繁琐,得不偿失)。除了造成药品的极大浪费外,废弃的MnO2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能制备H2、CO2、H2S、O2等多种气体的多用气体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多用气体发生器,包括长颈漏斗、广口瓶及瓶塞,漏斗颈管通过瓶塞插入广口瓶内,所述瓶塞上插入一导管,导管上设置有开关;在所述广口瓶下部设置有一固体药品容纳装置。
所述药品容纳装置为一桶状体,桶状体四周开有试液流入孔。
所述桶状体底部有供漏斗颈管插入的孔,在伸出孔外的颈管上套有一托垫。
所述托垫为一皮圈。
所述药品容纳装置为若干层叠在一起的片状体,片状体表面粘有MnO2粉末。
所述片状体中部有供漏斗颈管插入的孔,在伸出孔外的颈管上套有一托垫。
所述托垫为一皮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节省实验室气体制备装备数量,通过换用不同的固体药品容纳装置,实现了一套装置即可制备H2、CO2、H2S、O2等中小学常规气体的任务。
②节约环保:液体药品可根据气体需要量在25-75ml间灵活变动,无需注满容器;而MnO2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则有节约和环保的双重功效。
③设计人性化:清洗方便,易于携带,操作简单。
④利于推广:制作材料普通,方法简便,利于教学仪器厂家生产和中小学实验室采纳。
⑤扩大了反应药品范围,可用于液体和固体颗粒或粉末反应制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打开长颈漏斗旋塞后,液态反应物在重力作用下,由漏斗进入广口瓶中,液、固反应物接触,反应开始;关闭导管上开关,瓶内气体外出通道受阻,气压增大,将广口瓶内的反应液反压至漏斗中,固态液态反应物隔离,反应停止。
MnO2在制氧反应中充当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A、用固体(含颗粒、粉末)和液体反应制气体:将装有固体颗粒或粉末的药品容纳装置置于广口瓶内;关闭导管开关,塞紧橡皮塞,在漏斗中加入25-75ml范围内的液态药品,打开开关,开始反应;关闭开关,反应停止。
B、制氧气:将粘有MnO2粉末的药品容纳装置替换下A步骤中的药品容纳装置,在漏斗中加入25-75ml H2O2,打开开关,开始反应;关开关,反应停止。
上述A、B步骤可分别进行以制取不同的气体。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桶状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双武;田小青,未经黄双武;田小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弯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