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骑行车类减震车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29367.5 | 申请日: | 200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贵 |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B62J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12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减震 车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行车类减震车座,尤其是由几何凹形座板和之形减震支架组成的骑行车类减震车座。
背景技术:
以自行车为代表的骑行车,在人们的代步中流行了数百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弊端,一是致人屁股疼,二是可能致人患前列腺病,三轮车、电动车等骑行车类都有类似缺陷,其根源就在车座。传统车座的弊端存在于两方面,一是车座板面呈凸形,这与呈凸形的人的屁股正好针锋相对,而首当其冲的又正好是怕疼的座骨突和前列腺;二是车座减震空间小、减震功能差。传统车座结构上的不科学、不合理,是造成骑车人屁股疼和患前列腺病的重要原因,对此弊端一直没有良好的技术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骑车人的屁股由平面受力改为立体受力,具有减轻骑车人屁股疼和避免男人因骑车而患前列腺病的骑行车类减震车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骑行车类减震车座,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由几何凹形座板和之形减震支架组合而成。其几何凹形座板是根据人体屁股的立体形状和前列腺的解剖部位,在几何凹形座板中心处设座凹、前部设连接套,之形减震支架由中心减震支架、短减震支架和边框减震支架并列、并由前固定螺丝和后固定螺丝连接而成,几何形车座后底面与之形减震支架后端由卡箍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是:之形减震支架的减震空间和负重弧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人的座骨突落在座凹里,使屁股原来不负重的部位也负重了,由平面受力改为立体受力,减少了体重对座骨突的压力,人的屁股不容易疼了,患前列腺病的比率大大减少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骑行车类减震车座的几何凹形座板正面图;
图2是骑行车类减震车座的之形减震支架侧面图;
图3是骑行车类减震车座的正面透视图。图中1.几何凹形座板,2.之形减震支架,3.中心减震支架,4.边框减震支架,5.短减震支架,6.前固定螺丝,7.卡箍,8.座凹,9.后固定螺丝,10.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骑行车类减震车座几何凹形座板,设不规则三角形几何凹形座板1,几何凹形座板1后部设座凹8,前部设连接套10。
图2所示骑行车类减震车座的之形减震支架,设之形减震支架2,之形减震支架2由中心减震支架3、边框减震支架4和短减震支架5并列、并由前固定螺丝6和后固定螺丝9连接。
图3所示骑行车类减震车座,其几何凹形座板1前底面由连接套10套在之形减震支架2前端,几何凹形座板1后底面与之形减震支架2后端由卡箍7连接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贵,未经张兴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轮轴承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门窗分隔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