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铝镍带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9333.6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董仕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随州方正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铝镍带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铝镍带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锂离子电池内部采用底部牵引镍带,且操作焊接不方便、复杂,易点斜、点炸火,依次引入到电池盖上面,操作繁琐;不便于直接焊接引线,点焊形成的电池,装入框架内,框架转角处易起皱、变形;同时会刮伤外框架,对包装完的成品电池外观,影响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更改铝镍带焊接方向,解决了镍带牵引困难、繁琐的等操作方式,同时节约了近10倍的镍带用量标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电池接口铆钉、电池外壳、铝镍复合带和线路板组成,其特征是镍带连接片上与线路板相连,镍带连接片下与铝镍复合带相连,电池接口铆钉与线路板连接,形成回路状态。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焊接方便,不易点斜、点炸火,在原有正常工艺的可操作基础上,提高了300%的操作效率;便于直接焊接引线,点焊形成的电池,装入框架内,框架转角处不易起皱、变形;同时不会刮伤外框架,且降低了镍带(引线)原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电池接口铆钉;2、电池外壳;3、镍带连接片;4、铝镍复合带;5、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图1中,电池顶部焊接铝镍复合带4至电池外壳2上,再将镍带连接片3与线路板5焊接,电池接口铆钉1与线路板5焊接,使整个电池形成闭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随州方正能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随州方正能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