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充气座椅睡枕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29215.5 | 申请日: | 200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肖生发;邓召文;肖恒达;高伟;刘珂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 地址: | 442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充气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睡枕,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充气的座椅睡枕。
背景技术
座椅是车身内部的重要装置,其作用是支撑人体,使驾驶操作方便和乘坐舒适。但是在中长途旅行中,传统汽车座椅的设计存在弊端,座椅靠背难以约束乘客头部,汽车行驶时,会使乘客头部晃动,影响旅客旅途休息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旅客在乘坐汽车或火车类交通工具时,头部可以侧向依靠,减缓头部随车辆的左右晃动,使旅客旅途愉快舒适、易于入睡,达到消减旅途疲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充气座椅睡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充气座椅睡枕,包括座椅本体、电动充气泵、两个充气囊和充气管,其特征在于:电动充气泵安装在座椅本体上座垫一侧;两个充气囊分别平行设置在座椅本体上靠背上端两侧;电动充气泵和两个充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充气管设置在座椅本体上座垫和靠背同侧,并嵌在座椅蒙皮内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纵电动充气泵的充气开关,在电动充气泵的充气作用下,气体通过充气管进入充气囊,两个充气囊在充气时形成能约束旅客头部和颈部的睡枕枕体,方便旅客入睡。当旅客操纵电动充气泵的抽气开关时,充气囊内的气体被抽出,座椅靠背上端的睡枕暂时不起作用,充气囊收缩至座椅蒙皮内侧。本实用新型可提供具有直坐和侧卧两种功能,旅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能头倚睡枕,为旅客头部提供侧向依靠,减缓头部随车辆的左右晃动,使旅客旅途愉快舒适、易于入睡,达到消减旅途疲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座垫,2是靠背,3是电动充气泵,4是充气管,5是充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充气座椅睡枕,包括座椅本体、电动充气泵3、两个充气囊5和充气管4,其特征在于:电动充气泵3安装在座椅本体上座垫1一侧;两个充气囊5分别平行设置在座椅本体靠背2上端两侧;电动充气泵3和两个充气囊5通过充气管4连接,充气管4设置在座椅本体上座垫1和靠背2同侧,并嵌在座椅蒙皮内侧。当旅客操纵电动充气泵3的充气开关,在电动充气泵3的充气作用下,气体通过充气管4进入充气囊5,两个充气囊5在充气时形成能约束旅客头部和颈部的睡枕枕体,方便旅客入睡。当旅客操纵电动充气泵3的抽气开关时,充气囊5内的气体被抽出,座椅靠背上端的睡枕暂时不起作用,充气囊5收缩至座椅蒙皮内侧。本实用新型可提供具有直坐和侧卧两种功能,旅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能头倚睡枕,为旅客头部提供侧向依靠,减缓头部随车辆的左右晃动,使旅客旅途愉快舒适、易于入睡,达到消减旅途疲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泵
- 下一篇:一种隧道高压富水断层带的快速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