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双头自动调整镗车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8858.8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放军;姜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高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24 | 分类号: | B23B39/24;B23B47/18;B23B47/06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自动 调整 车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具体是一种数控双头自动调整镗车床。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遇到电机座、减速机壳体等零件时,由于零件两端孔内需装轴承,对零件孔径、同轴度要求较高,而且形状较为复杂,有阶梯孔、卡簧槽等复杂形状。采用普通镗床及镗头,不能实现变径,加工困难或无法加工。
目前,此类零件加工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带平旋盘的双面镗床,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切削加工,而平旋盘由电机、蜗轮、蜗杆、行星轮系组成的差动机构、锥齿轮连动机构等机构实现的径向进给运动,此结构复杂,传动链长且累计间隙较大,因而切削精度较低,调整困难,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能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又能实现数控自动切削的数控双头自动调整镗车床。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数控双头自动调整镗车床,包括床身上的工作台及床身两端对称的主轴箱和双主轴组成,其特征在于:床身两端主轴箱在同一中心轴线上;机床床身上的工作台是由直线导轨连接的伺服驱动单元驱动工作的;床身两端的双主轴通过连杆连接有精密数控镗头,连杆另一端连接有伺服驱动单元;双主轴通过主轴调速电机和主轴控制单元组成;伺服传动单元和主轴控制单元与CNC系统组成控制中心。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主轴单元,简化了产品结构,增加产品刚性,节约成本,采用精密数控镗头及数控技术,将主轴驱动部件的轴向运动转化为镗头的径向运动,通过CNC控制与伺服传动单元控制实现轴与轴之间的联动,实现编程自动控制切削加工,扩大加工范围,方便电机座、减速机壳、轴承座等的零件加工,也可以进行孔、槽、阶梯孔、锥孔、球面、螺纹等复杂形状的加工,进给精度可达0.001mm,加工精度可达0.01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精密数控镗头剖视图。
图中:1.床身、2.工作台、3.防护罩、4.直线导轨、5.X轴驱动部件、6.Z轴驱动部件、7.连杆、8.精密数控镗头、9.精密数控镗头刀杆座、10.主轴箱、11.主轴调速电机、12.独立主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X轴运动方式,工作台2与X轴驱动部件5连接,X轴驱动部件5驱动工作台2沿直线导轨向左或向右运动。
如图1所示,Z轴运动方式,精密数控镗头8通过连杆7与Z轴驱动部件6连接,精密数控镗头刀杆座9安装在精密数控镗头8上,Z轴驱动部件6作轴向运动(向左或向右),使连杆7推动精密数控镗头刀杆座9作径向运动(向上或向下)。
技术原理:被加工零件安装于工作台上,通过CNC控制与伺服传动单元控制,实现主轴部分作旋转运动,X轴及两Z轴联动或不联动,实现编程自动控制切削加工,加工零件。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电机座、减速机壳、轴承座等精度高难度大的零件的加工,也可以进行孔、槽、阶梯孔、锥孔、球面、螺纹等复杂形状的加工,进给精度可达0.001mm,加工精度可达0.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高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十堰高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绞线机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鼓型旋转滤网冲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