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8820.0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斌;程建平;孙晓春;冯慧娥;管孟芹;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斌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9/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器械,特别是一种麻醉导管。
背景技术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术中易于管理、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但硬膜外导管所致并发症或麻醉失效比较多见,常见有置管困难、组织损伤、留置位置不佳、拔管困难等,组织损伤中又以血管和神经损伤为主。导管置入阻力较大时,导管未进入硬膜外腔或部分进入,此时如果强行留置则很可能导致硬脊膜穿破,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导管屈折等并发症;硬膜外出血可致硬膜外阻滞不全或形成血肿压迫神经致神经控制区域感觉活动障碍,穿透血管或误入血管可能导致局麻药中毒,阻滞不全等。硬膜外导管腔回血及血块阻塞导管,硬膜外腔置管时导管误伤血管致出血或阻塞,是硬膜外麻醉失败的常见因素,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过程中,常因导管材质过硬,导致硬膜外腔出血或导管置入血管中;腰段穿刺时穿刺针侧孔与硬膜角度较大,也易造成置管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导管,它不仅易于置入,而且柔软不会损伤组织血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导管,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前端为柔软端,较之导管上其余部分更加柔软。
而且柔软端与导管连接。
而且柔软端与导管整体成型,柔软端经软化处理。
而且导管上具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易于置入。2.导管前端柔软,不会损伤组织血管。3.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柔软端与导管整体成型时麻醉导管的主视图。
图2是柔软端与导管相连接时麻醉导管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器械,特别是一种麻醉导管,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导管前端为柔软端2,较之导管1上其余部分更加柔软。
将硬膜外导管前端约1-10mm制造成柔软结构,其他部分为普通硬度结构,在置入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起到导向作用,引导导管1顺利进入预定位置。同时这样的结构也可以防止导管1置入硬膜外腔血管内,从而减少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提高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
而且柔软端2与导管1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柔软端2与导管1整体成型,柔软端2经软化处理。
可采用多种方法制造本导管:
1.可以用柔软材料做成导管1,在除尖端外的部分加以稍硬的管壁内衬或内丝来加强硬度。
2.柔软端2与导管1可以由同一材料制成且整体成型,再将柔软端2通过软化处理,加工的得更薄或者更软。或是其它方法达到将柔软端2软化的目的。柔软端2也可以是实心管,而在导管1上开孔。
3.也可以使用柔软材料制成柔软端2,使用普通材料制成导管1,再将两者连接。而且导管1上具有刻度3。
导管1上的刻度3用来监视已置入脊椎的导管1的长度,使得医务人员能更加精确的实施麻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斌,未经孙建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无线充电的游戏装置组合
- 下一篇:音乐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