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群入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8717.6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极群入槽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极群入槽设备。
技术背景
目前,铅酸电池极群入槽均使用人工入槽方式入槽,效率低;容易装反极;极群装配压力小,如果装配压力过大,则人工装配困难且容易损伤极板,废损率大;如果手工入槽,单格之间过桥焊接需用分体内联,而分体内联焊接质量和連接处的截面积不如联体内联,大电流放电性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电池极群入槽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极群入槽设备,包括电池槽定位底座,电池槽的底部安置在与其相配置的电池槽定位底座上,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支架、电池极群顶压装置、极群夹具,电池槽的上部槽口处设置有极群夹具,极群夹具上夹装有待入槽的电池极群,气动顶压装置安装在支架上并且位于极群夹具上方,电池极群顶压装置的顶杆端部设有用于将电池极群压入电池槽的顶压块。
按以上方案,所述电池极群顶压装置为气动顶压装置。
按以上方案,所述电池极群顶压装置的顶压块为1-6个。
按以上方案,所述极群夹具通过轴承支撑在支架上。
按以上方案,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极群夹具夹装电池极群的极群夹具气动顶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特点是:
1、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多格电池入槽可提高效率6倍以上;单格电池可提高效率3倍以上。
2、利用此设备可增加极群的装配压力,使电池使用寿命延长。
3、利用此设备入槽可使用联体内联(多格电池),使用联体内联后,极群之间的串联连接效果更好,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大大提高。
4、避免电池入槽反极,提高电池合格率。
5、在电池焊接(铸焊或手工焊)完成后,应用本设备可以做到一次性入槽,电池质量性能更好。
6、极群夹具通过轴承支撑在支架上。这样极群夹具可以绕其轴线转动,从而使工人在实际操作中更便于将电池极群放置在极群夹具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池极群入槽设备,包括电池槽定位底座1,电池槽2的底部安置在与其相配置的电池槽定位底座1上,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支架7、电池极群顶压装置5、极群夹具4,电池槽2的上部槽口处设置有极群夹具4,极群夹具4用于夹装有待入槽的电池极群3,电池极群顶压装置5安装在支架7上并且位于极群夹具4的上方,电池极群顶压装置的顶杆5-1的端部设有用于将电池极群3压入电池槽2的顶压块5-2。
具体的,所述电池极群顶压装置5为气动顶压装置,其包括顶杆5-1、顶压块5-2、顶压气缸5-3。
具体的,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驱动极群夹具4夹装电池极群3的极群夹具气动顶压装置6。气动顶压装置6包括顶杆6-1、顶压块6-2、顶压气缸6-3。
具体的,电池极群顶压装置5的顶压块5-2为1-6个,具体数量根据电池极群的情况而定。
具体的,所述极群夹具4可通过轴承支撑在支架7上,这样极群夹具4可以绕其轴线转动,从而使工人在实际操作中更便于将电池极群3放置在极群夹具4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池极群入槽设备的支架7可采用不锈钢材质。
利用电池极群顶压装置5将极群压入电池槽2的槽体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提高电池极群的入槽质量。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本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具有集气结构的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