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隧道分区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8134.3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清;邓朝辉;孙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分区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防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分区防水结构,适用于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采用内外两道防水垫的隧道,或管片采用单道防水密封垫同时设置内侧嵌缝或内衬的隧道。
背景技术
盾构隧道衬砌管片之间的防水通过在管片接触面上设置防水密封垫实现,由于受密封垫沟槽混凝土局部剥落、密封垫粘帖质量差、密封垫环框的折角处不整齐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施工后的隧道可能出现局部渗漏。为了减少渗漏,有的隧道在管片内侧再设置一道防水衬垫形成双道防水线,有的隧道在接缝内侧进行嵌缝处理,或者采取上述两种措施的组合;也有的隧道在管片衬砌环内增加一层混凝土内衬加强防水。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隧道的渗漏水几率和水量,但外侧防水密封局部失效产生的渗漏水在受隧道纵坡影响或水压作用下,会在内、外层防水密封垫之间的管片接缝中窜流(如图1所示),当遇到内侧防水衬垫或嵌缝的薄弱处,从该处渗出。因此,外侧密封垫的一个破损渗漏点可能引起在衬砌内侧出现多个渗漏点,进行防水治理时,内侧看到的渗漏点可能距外侧主要防线实际破损处很远,造成无法找到准确的破损位置,给防水处理带来困难。即使在管片衬砌环内侧再设置一层混凝土内衬,仍不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分区防水结构,使其能将渗漏范围限制在某一个分区范围内,而不会影响到其它分区,为隧道的正常使用及防水治理提供了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隧道分区防水结构,该结构在盾构隧道衬砌管片之间的接缝面设有内外两道防水结构,其中外侧防水位置靠近迎水面侧,内侧防水位置在背水面侧,其特征在于,沿盾构隧道纵向每间隔至少一圈衬砌管片的环接缝处设置能将位于该环接缝环面上的纵接缝堵住的密封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件可以是防水板,粘贴在外侧防水密封垫与内侧防水密封垫之间,覆盖纵接缝,且与外侧防水密封垫、内侧防水密封垫或内侧嵌缝、内衬均密帖。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件还可以是防水条,粘贴在外侧防水密封垫与内侧防水密封垫之间的纵接缝两侧,且与外侧防水密封垫、内侧防水密封垫(或内侧嵌缝、内衬)均密帖。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件优选遇水膨胀橡胶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件最好设置在沿盾构隧道纵向间隔2-10环衬砌管片的环接缝处。
本实用新型在常规盾构隧道防水系统中引入分区防水的概念,通过沿隧道纵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分区防水系统,可将由衬砌管片外侧防水的破损点引起的渗漏水锁定在一个小的分区范围内,而不会影响到其它分区,为隧道的正常使用及防水治理提供了便利。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技术人员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展开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防水板安装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所述防水条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衬砌管片横截面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面图。
在图1~5中,件号1~9分别表示:衬砌外侧防水破损渗漏点1、衬砌管片内侧渗漏点2、窜流路径3、遇水膨胀橡胶密封件4、管片纵缝5、管片环缝6、外侧防水密封垫沟槽及密封垫7、内侧防水或嵌缝沟槽及密封垫8、衬砌管片9、衬砌管片迎千斤顶面凸起10,分区长度L。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主要涉及盾构隧道纵向分区防水结构,包括管片环面迎千斤顶凸起传力面10,遇水膨胀橡胶4、外侧防水密封垫沟槽及密封垫7、内侧防水密封垫沟槽及密封垫8。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沿盾构隧道纵向每间隔一定距离(约20m)的环接缝处设置一道分区防水。设置能将位于该环接缝环面上的纵接缝堵住的密封件。
具体做法是在每条管片纵缝5对应的位置,在环接缝环面上两个迎千斤顶凸起面10之间粘贴遇水膨胀橡胶4。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遇水膨胀橡胶4采用遇水膨胀橡胶薄板4,粘贴在外侧防水密封垫沟槽及密封垫7与内侧防水或嵌缝沟槽及密封垫8之间,覆盖管片纵缝5,且与内外两侧防水密封垫密贴。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橡胶4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粘贴在外侧防水密封垫沟槽及密封垫7与内侧防水或嵌缝沟槽及密封垫8之间的管片纵缝5两侧,且与内外两侧防水密封垫密贴。如图4、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盐度试验舱
- 下一篇:钢中夹杂物粒度分布的冶金参考物质的制备及定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