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弹防刺服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8000.1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军;吴平;张琰;周生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F41H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弹 防刺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防护服,尤其涉及一种防弹防刺服。
背景技术
现有防弹衣一般由特种防弹纤维布叠层组成,由于弹头呈球面状,当它击中该防弹衣上时与防弹衣接触面积较大,所以防弹效果好,但是,上述特种防弹纤维布遇上锥器及尖刀容易被扎穿,防刺性能不好;现有防刺衣一般采用具有鳞片防刺钢片的结构,这种防刺衣虽然可以防止常见的锐器刺入,但锐器易从鳞片之间的缝隙刺入,防刺性能不全面。
用天然蚕茧或其做成的真丝无纬布做为防弹衣的原料,成本低廉,物产丰富,适合大批量生产和使用。泰国警方已大量采用真丝做防弹衣,美国、日本在二战前早已用真丝做防弹衣,只是未解决好真丝变质问题。
既具防弹能力,又有防刺功能的防弹防刺衣是业界追求的目标。中国专利CN1587888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全效适体复合防弹防刺衣”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由软质防护层和硬质防护层构成,软质防护层包覆在硬质防护层外面,软质防护层采用特种纤维布,硬质防护层采用鳞片式布置的防弹钢片,相邻防弹钢片之间用铰链连接。这种防弹防刺衣虽然具有防弹防刺的功能,但是由于它的特种纤维布暴露在外,容易造成吸汗或因潮湿的干扰而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既具防弹能力,又有防刺功能的防弹防刺服,使其能防止特种纤维布的吸汗和因潮湿的干扰而变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弹防刺服,包括防弹防刺层和防护外套,其特征是所述防弹防刺层由芯片拼接构成,所述每一片芯片由内层、外层和夹芯层组成,所述内层和外层为金属层,所述夹芯层为用于防弹的柔性防弹材料,夹芯层填充于内层和外层之间。
进一步说,所述每一片芯片的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封闭腔室,夹芯层填充于该封闭腔室内。
上述封闭腔室内可以抽真空,也可以不抽真空。
上述封闭腔室内壁可以电镀一层金属薄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夹芯层优选真丝无纬布或天然蚕茧。
上述夹芯层可以用铝箔、锡箔或不锈钢薄板包覆后,填充于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封闭腔室内。夹芯层包覆后,其包覆层内部可以抽真空后再填充于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封闭腔室内,也可以不抽真空。
在上述方案中,相邻两芯片之间可以采用铰链连接,该铰链可以由凸条和凹槽构成,它们分别用钎焊焊接在相邻两芯片边缘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防弹防刺层最好位于防护外套的前胸和后背处的布袋内。
具体地说,位于防护外套前胸和后背处的防弹防刺层各由至少四片芯片拼接构成,每片芯片呈矩形,所述芯片的外层用2-3毫米的铝合金或钛合金制成,内层用0.3-1毫米的铝合金或钛合金制成,所述芯片的夹芯层厚度为3毫米以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硬质密度小的金属材料(铝合金或钛合金)和防弹纤维布(真丝、蚕茧或Kevlar无纬布)相结合,组合成防弹防刺层,采用特种复合工艺将两者结合起来,再加以防护外套组成兼具防弹防刺性能的防弹防刺服。
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层坚硬、传热快的特点,使弹头尖部变钝,消耗大部分能量,利用夹芯层的真丝无纬布、蚕茧或Kevlar无纬布,不会产生如纯金属芯片会弹跳二次伤人,同时,利用金属层硬度高的特性使尖刀变钝而防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和使用。芯片采用铰链结构连接,整体结构紧密,可随机转动,装卸方便,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比搭接和铆接连接方式合理。芯片内通过抽真空处理,既能防止真丝变质,又具有隔热效果,使用寿命大于8年。防弹性能符合GA141标准要求的4级,防刺性能符合GA68-2008标准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相关特征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防弹防刺层示意图;
图2是芯片剖面图;
在图中,1-内层,2-外层,3-夹芯层,4-凸条,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换向开关
- 下一篇:一种双投电源负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