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浆罐出料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7965.9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浆罐出料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金属矿加工的辅助设备,具体说是涉及非金属矿湿法超细工艺中配浆罐的出料口装置。
背景技术
非金属矿湿法超细工艺中,首先是将粗粉(如325目)与水按一定的重量比(如7∶3)在配浆罐中搅拌混合制成浆料,再将制备好的浆料泵入带搅拌器的浆料缓冲罐中备用,再从浆料缓冲罐中泵入湿法超细设备,以保证湿法超细设备的连续运行。配浆罐的工作是间歇式的,是将配好的前一罐浆料全部泵入浆料缓冲罐中以后,再配下一罐浆料,循环进行。
这种配浆罐都是圆筒形,容积一般在6立方米至1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罐壁厚约20厘米,配浆罐的出料口位于配浆罐底部。
配浆罐的出料口装置由主管和阀组成,出料口的一端(内端口)伸入配浆罐内;另一端(外端口)延出配浆罐外,外端口通过连接管与浆料泵连接;阀在配浆罐外,阀距内端口约30厘米、距外端口约10厘米,配浆时,该阀关闭,泵浆时,该阀打开。
在配浆过程中,部分粉料沉淀在内端口与阀之间,造成堵塞,甚至完全堵死;这时就要松开外端口与浆料泵之间的连接,打开阀门,用器具挖出堵塞粉料。在泵浆结束、关闭阀以后,残留在内端口与阀之间主管中的浆料、阀与浆料泵之间主管和连接管路中的浆料,也会因粉料沉淀而产生堵塞,甚至堵死,也需清理。这不仅麻烦,还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的配浆罐出料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配浆罐出料口装置,它包括主管、阀,主管的内端口伸入配浆罐内,主管的外端口位于配浆罐外,主管的外端口通过连接管与浆料泵连接;主管上设有阀;其特征在于:阀设置在主管的内端口部位,阀位于配浆罐内;主管上设有冲洗用进水口管,冲洗用进水口管与主管相连通,冲洗用进水口管位于配浆罐内,冲洗用进水口管位于阀与配浆罐之间,冲洗用进水口管由管与配浆罐外的高压水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阀设在主管的内端口,是为了防止配浆时粉料进入主管内产生沉淀;设置冲洗用进水口管,是为了便于清洗残留浆料沉淀在主管、连接管路中的粉料。泵浆时,打开阀;配浆罐中的浆料泵完后,关闭阀,打开高压水泵,高压水流通过冲洗用进水口管冲洗主管,残留的浆料被泵入浆料缓冲罐(此时,主管、连接管路中只有水,没有浆料);冲洗1分钟后,关闭高压水泵,关闭浆料泵;待下一罐浆料配好后,操作循环进行。克服了现有配浆罐出料口的缺陷,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不易堵塞、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2-冲洗用进水口管,3-阀,4-内端口,5-外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配浆罐出料口装置,它包括主管1、冲洗用进水口管2、阀3,主管1的内端口4伸入配浆罐内,主管1的外端口5位于配浆罐外,主管1的外端口5通过连接管与浆料泵连接;主管1上设有阀3;阀3设置在主管1的内端口部位(阀3可以是闸阀、球形阀等),阀3位于配浆罐内;主管1上设有冲洗用进水口管2,冲洗用进水口管2与主管1相连通,冲洗用进水口管2位于配浆罐内,冲洗用进水口管2位于阀3与配浆罐之间(紧挨阀3的后面),冲洗用进水口管2由管(软管或硬管)与配浆罐外的高压水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7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金属管外表面清洗的装置
- 下一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