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动力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7615.2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民;杨德强;陈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5B15/17 | 分类号: | F15B15/17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2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油井修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车装带压修井机和模块带压修井机提升系统所用的动力油缸。
背景技术
在油田对注水井修井工作中,特别是对有一定自喷能力油井的修井工作中,压井和油井的诱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为了降低修井成本和提高油井产量,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不压井修井方法。进行不压井修井作业时,因井内高压对工作管柱始终有向上的作用力,所以在下放管柱时,一开始必须对管柱施加向下的压力。随着强行下井的管柱渐渐增多,管柱重量逐渐加大,抵消了部分井底压力产生的向上的作用力,此时对管柱施加的下压力也随之减小。当管柱的重量超过井内压力对管柱的向上作用力时,必须对管柱施加提吊力。所以,不压井修井设备应具备一套特殊的起、下装置,既可对管柱施加提吊力,又可对管柱施加向下压力,即根据起、下过程中各个阶段管柱重量与井内压力两者的对比情况,对起、下管柱采用不同的操作法如提吊法、过渡法和加压法等来进行作业。而通常所采用的绞车带动钢丝绳的方法只能传递拉力,而不能传递推力,因此该方法不能胜任提升和下压两种修井作业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动力油缸,该油缸既可对管柱施加下压力,也可对管柱施加提吊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由动力油缸及配套管路组成,动力油缸固定在井架上,配套管路用于控制动力油缸的运动。动力油缸是由进油接头、并紧螺母、小活塞杆、缸体、活塞、大活塞杆、圆螺母、缸体螺套、支座、连杆、滑轮、轴承、滑轮轴等组成,其特征是,进油接头连接在小活塞杆上,小活塞杆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另一端与大活塞杆连接,滑轮通过圆螺母、缸体螺套、支座、连杆、轴承、滑轮轴等连接固定在缸体上,滑轮作为动滑轮穿有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形成提升机构。
当高压油通过大活塞杆上的进油孔进入动力油缸上腔,低压油通过小活塞杆上的出油孔回入油箱,推动缸体向下移动,通过钢丝绳倍增机构产生下压力,将油管压入井内。当高压油通过小活塞杆上的进油孔进入动力油缸上腔,低压油通过大活塞杆上的油口回入油箱,推动缸体向上移动,通过钢丝绳倍增机构产生上提力,将油管从井口提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液压作为动力,可以实现提升和下压两种修井作业方式;
2、减少了注水井放喷过程,大大提高了注水井修井作业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配套管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动力油缸及配套管路组成,动力油缸固定在井架上,配套管路用于控制动力油缸的运动。动力油缸由进油接头1、并紧螺母2、小活塞杆3、缸体4、活塞5、大活塞杆6、圆螺母7、缸体螺套8、支座9、连杆10、滑轮11、轴承12、滑轮轴13等组成,进油接头连1接在小活塞杆3上,小活塞杆3另一端与活塞5连接,活塞5另一端与大活塞杆6连接,滑轮11通过圆螺母7、缸体螺套8、支座9、连杆10、轴承12、滑轮轴13等连接固定在缸体4上,滑轮11作为动滑轮穿有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形成提升机构。大活塞杆6穿过井架上体的横梁,并用并紧螺母1固定;小活塞杆3穿过井架下体的横梁,并用并紧螺母1固定。
带泵箱42带动主油泵一25和主油泵二26转动,产生高压油,并通过主油泵一溢流阀30和主油泵二溢流阀28调定系统压力,主油泵一25和主油泵二26通过主油泵二单向阀29和主油泵一单向阀31将高压油并入同一管路,形成较大的流量。当高压油通过大活塞杆6上的进油孔16进入动力油缸上腔,低压油通过小活塞杆3上的出油孔17回入油箱41,推动缸体4向下移动,通过钢丝绳倍增机构产生下压力,将油管压入井内。
调节动力油缸液控阀34控制动力油缸控制阀32改变进入动力油缸的高压油的方向,大活塞杆进油孔变成大活塞杆出油孔,小活塞杆出油孔变成小活塞杆进油孔,高压油通过小活塞杆3上的出油孔17进入动力油缸上腔,低压油通过大活塞杆6上的进油孔16回入油箱41。推动缸体4向上移动,通过钢丝绳倍增机构产生上提力,将油管从井口提出。
梭阀35通过动力油缸的进出油口的压力控制主油泵一25和主油泵二26的排量;平衡阀36通过法兰连接在动力油缸的进出油孔,使动力油缸在管路爆裂后悬停,而不会掉下;散热器40散去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使液压系统的油温保证在75℃以下;回油过滤器39清洁液压系统的液压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7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集成机电液执行器
- 下一篇:耐高压双向旋转式高速开关电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