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6845.7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龙 |
主分类号: | E21D15/16 | 分类号: | E21D15/16;E21D15/44;E21D15/51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张景宏 |
地址: | 27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单体 支柱 防倒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安全设备,尤其涉及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
背景技术:
矿山安全生产,尤其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是一项形势严峻,一时一刻也不可懈怠的事情。即使在各级严抓安全生产的形势下,煤矿安全事故仍然频频发生。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煤矿井下使用的安全设施及设备改进缓慢,作为井下顶板支护最基本的设备就是单体支柱,单体支柱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泻压或者损坏等原因造成倾倒现象的发生,并因此造成事故,甚至是恶性事故。现有技术对这一现象的预防措施就是使用尼龙绳或者麻质绳,将单体支柱的上端系留在一固定点上,不仅操作繁琐,使用和浪费量大,强度低,尤其会因为井下的恶劣环境导致系留绳子不长的时间内发生毁损,失去了防倒的作用,当单体发生泄压或者损坏时,就会发生倾倒,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采用金属质链结,自身强度高,不易发生变质毁损的现象,尤其是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涉及有主联接钩头、弹簧、连接螺栓、六棱螺母、调节环、联接环、尾端联接挂环、活动联杆、钩头按钮、联接口、强力胶带和弹性钩头组成。上端设置的主联接钩头,整体上呈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形式,在所说主联接钩头的下端居中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以穿入的形式设置有联接螺栓,所说的联接螺栓同时以穿入的形式连接调节环,在联接螺栓的下端,也是在调节环的环内,以拧入的形式设置有六棱螺母。在主联接钩头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活动形式的活动联杆,在所说活动联杆外侧基本居中的位置,设置有钩头按钮。所说活动联杆的下端,也是活动联杆与主联接钩头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联接口。在所说联接口稍靠下的主联接钩头的下端一侧,连接设置有强力胶带,所说强力胶带的外端,连接设置有弹性钩头。在所说钩头按钮的内端,也是在活动联杆的内侧,设置有弹簧。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下端,设置有圆环形式的尾端联接挂环,在所说的调节环和尾端联接挂环之间,设置有多个相同形式的联接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联接环与尾端联接挂环相连接的保险装置,同时还设置有以强力胶带和弹性钩头组成的辅助保险装置,以确保保险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的结构示意图。1-主联接钩头 2-弹簧 3-联接螺栓 4-六棱螺母 5-调节环 6-联接环 7-尾端联接挂环 8-活动联杆 9-钩头按钮 10-联接口 11-强力胶带 12-弹性钩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涉及有主联接钩头1、弹簧2、连接螺栓3、六棱螺母4、调节环5、联接环6、尾端联接挂环7、活动联杆8、钩头按钮9、联接口10、强力胶带11和弹性钩头12组成。上端设置的主联接钩头1,整体上呈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形式,在所说主联接钩头1的下端居中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以穿入的形式设置有联接螺栓3,所说的联接螺栓3同时以穿入的形式连接调节环5,在联接螺栓3的下端,也是在调节环5的环内,以拧入的形式设置有六棱螺母4。在主联接钩头1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活动形式的活动联杆8,在所说活动联杆8外侧基本居中的位置,设置有钩头按钮9。所说活动联杆8的下端,也是活动联杆8与主联接钩头1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联接口10。在所说联接口10稍靠下的主联接钩头1的下端一侧,连接设置有强力胶带11,所说强力胶带11的外端,连接设置有弹性钩头12。在所说钩头按钮9的内端,也是在活动联杆8的内侧,设置有弹簧2。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下端,设置有圆环形式的尾端联接挂环7,在所说的调节环5和尾端联接挂环7之间,设置有多个相同形式的联接环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联接环6与尾端联接挂环7相连接的保险装置,同时还设置有以强力胶带11和弹性钩头12组成的辅助保险装置,以确保保险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用液压单体支柱防倒链,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好,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龙,未经张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6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仓自动喷水降尘装置
- 下一篇:利用结构信息进行实体关系提取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