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镊子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26560.3 | 申请日: | 200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大;王利;滕军;陈方树;张振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大 |
| 主分类号: | B25B9/02 | 分类号: | B25B9/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商福全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病理科医务人员对病理标本脱水后夹取组织进行石蜡包埋用的恒温镊子。
背景技术:
病理标本脱水后进行石蜡包埋,是病理技术操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标本组织的夹取,目前一直使用医用无齿不锈钢镊子进行,由于石蜡是在液体状态(石蜡的熔点在60℃左右)下对组织进行包埋,不锈钢镊子在接触液态石蜡后会使石蜡迅速变为固态,使包埋工作无法进行,为了避免石蜡凝固,现在普遍采用酒精灯加热镊子的办法来避免,就是当镊子尖端沾满固体石蜡后,便把镊子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等石蜡溶解并滴落后继续使用,但很快镊子尖端又会沾满石蜡,很是费力。有时镊子烧得过热,还会灼焦组织,影响切片质量,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镊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不会灼焦组织,又能保证镊子尖端不会有固态石蜡附着,保证了操作的正常进行,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镊子本体,在镊子本体的两个尖端内部分别各设有一加热体和一感温电阻,加热体和感温电阻分别与导线一端相连,导线另一端从镊子本体后端引出与温控装置相连;在尖端后面的镊子本体的外侧套装有一隔热绝缘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镊子本体的两个尖端内部各设置一加热体和一感温电阻,加热体和感温电阻分别经导线与温控装置相连,使用时,温控装置控制加热体给镊子加热,通过感温电阻返回的温度值,由温控装置调节加热体的加热温度,使镊子本体两个尖端保持在适当的操作温度,这样既不会灼焦组织,又能保证镊子本体尖端不会有固态石蜡附着,保证了操作的正常进行,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镊子本体;2、加热体;3、感温电阻;4、导线;5、温控装置;6、隔热绝缘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镊子本体1,在镊子本体1的两个尖端内部分别各设有一加热体2和一感温电阻3,加热体2和感温电阻3分别与导线4一端相连,导线4另一端从镊子本体1后端引出与温控装置5相连;在尖端后面的镊子本体1的外侧套装有一隔热绝缘保护套6,可防止被加热的镊子烫伤操作人员。
使用时,首先将镊子本体1后端引出的导线4与温控装置5相连。打开温控开关,设定温度值,镊子本体1的两个尖端内的加热体2开始加热使镊子本体1升温,通过感温电阻3返回的温度值,由温控装置5调节加热体2的加热温度,使镊子本体1两个尖端保持在适当的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50~80℃之间,这时医务人员便可进行石蜡包埋,操作非常简便,省时省力。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石蜡包埋,由于镊子温度恒定,既不会灼焦组织,又能保证镊子尖端不会有固态石蜡附着,保证了操作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大,未经孟庆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6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