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机床用进给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5826.2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谦勇;郑金玲;王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重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00 | 分类号: | B23Q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高密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进给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进给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率高,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等优点,近年来,数控机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机械加工领域。
目前,刨台式数控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设备之一,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船舶、汽车、模具等机械加工行业。现在在刨台式数控机床上应用的进给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变速器,伺服电机通过无间隙联轴器与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两根动力输出轴,变速器动力输出轴位于变速器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轮齿,工作时,由一个伺服电机为变速器的两根动力输出轴提供动力,变速器内齿轮传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齿隙误差,影响数控机床的动态精度和稳态性能,降低了数控机床的定位和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数机床的动态精度和稳态性能、大大降低齿隙误差、提高数控机床定位和加工精度的数控机床用进给驱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控机床用进给驱动装置,包括两个伺服电机和两个变速器,其中一个变速器与两个伺服电机中的其中之一传动连接,另一个变速器与另一个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轴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为齿轮轴,所述动力输出轴设置有轮齿的一端位于变速器外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变速器为无齿隙行星齿轮变速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联轴器为波纹管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一个变速器与一个伺服电机通过波纹管联轴器传动连接,另一个变速器与另一个伺服电机通过波纹管联轴器传动连接,变速器为无齿隙行星齿轮变速器,所以,在工作时,大大降低了齿隙误差,使数控机床的动态精度和稳态性能大大提高,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定位和加工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机床用进给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联轴器;3-变速器;4-动力输出轴;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数控机床用进给驱动装置,包括两个伺服电机1和两个变速器3,伺服电机1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3的动力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轴器2,一个变速器3与一个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传动连接,另一个变速器3与另一个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传动连接,每个伺服电机1为一根动力输出轴4提供动力,大大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动态精度和稳态性能。
变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4为齿轮轴,动力输出轴4设置有轮齿的一端位于变速器3外部,动力输出轴4位于变速器3外部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轴承5,轴承5为圆柱滚子轴承。
变速器3为无齿隙行星齿轮变速器,联轴器2为波纹管联轴器,波纹管联轴器为无间隙联轴器,由于采用了无齿隙行星齿轮变速器和波纹管联轴器,所以,大大降低了齿隙误差,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定位和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重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重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5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床的皮带传输装置
- 下一篇:安全防爆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