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针加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4938.6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清刚;孙萍;董晓明;孙国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侨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维明 |
地址: | 25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针加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针加药器,属于医用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注器械上配备的加药装置,一般采用的药液注射件均需要针刺来实现加药,由于药液注射件被针头穿刺后易产生碎屑进入药液,随之进入人体,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针加药器,避免了针头穿刺产生的碎屑影响,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针加药器,加药管的外端设有加药口,加药口上设有密封盖,其特征在于加药口与加药管之间设有扩口内腔,扩口内腔中衬装硅橡胶塞,扩口内腔和硅橡胶塞间留有进药间隙,密封盖为硅橡胶密封盖,硅橡胶塞和硅橡胶密封盖为一体结构。
使用时,直接用不带针头的加药注射器顶压硅橡胶密封盖,然后实施加药,被加入的药液就会从扩口内腔和硅橡胶塞间的进药间隙中流入加药管完成加药,加药完毕后,抽出注射器,硅橡胶密封盖回缩恢复密封状态,达到了无针加药的目的,避免了针头穿刺产生的碎屑影响,安全可靠。
将扩口内腔设计为阶梯式结构,更加保证施压加药时的可靠性,最好将阶梯式扩口内腔与加药口之间设计有锥形腔连接段。
本实用新型无针加药器,设置扩口内腔和硅橡胶塞,通过不带针头的加药注射器顶压硅橡胶密封盖即可实施加药,避免了针头穿刺产生的碎屑影响,安全可靠,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适用于单独的一次性加药器,也适用于一次性输液器或其它的一次性输注器具的加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药口 2、锥形腔 3、扩口内腔 4、加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针加药器为单独的一次性加药器,加药管4的外端设有加药口1,加药口1上设有密封盖,加药口1与加药管4之间设有扩口内腔3,扩口内腔3中衬装硅橡胶塞(图示中没有装塞),扩口内腔3和硅橡胶塞间留有进药间隙,密封盖为硅橡胶密封盖,硅橡胶塞和硅橡胶密封盖为一体结构。扩口内腔3呈阶梯式结构,阶梯式的扩口内腔3与加药口1之间设有锥形腔2连接段。
使用时,直接用不带针头的加药注射器顶压硅橡胶密封盖,然后实施加药,被加入的药液就会从扩口内腔3和硅橡胶塞间的进药间隙中流入加药管4完成加药,加药完毕后,抽出注射器,硅橡胶密封盖回缩恢复密封状态,达到了无针加药的目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针加药器为配置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加药器,结构与单独的一次性加药器基本相同,只是加药管4的下端直接连接在输液管上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侨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侨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汤匙
- 下一篇:新型胰岛素定量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