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套筒烘干机簸萁形推进扬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431.0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3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黎明;孙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桓台华茂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4 | 分类号: | F26B2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4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烘干机 簸萁形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行业用烘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套筒烘干机簸萁形推进扬料装置。
背景技术
套筒式烘干机是建材行业必备的设备之一,扬料板又是各种回转烘干、冷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套筒式烘干机采用的扬料板,是直接焊接在烘干机筒体内呈弧形的片状结构,这样,在套筒式烘干机在工作状态下转动时,扬料板上堆积的物料随着烘干机的转动而落下形成料幕,使热气体穿过料幕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现有技术的套筒式烘干机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受扬料板结构的影响,各扬料板上单位时间内堆积的物料较少,这就导致了形成的料幕较窄,该现象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而且单片的扬料板受换热面积的限制,换热效率也相对低下,导致能耗的增高,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成为很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多套筒烘干机簸萁形推进扬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多套筒烘干机簸萁形推进扬料装置,包括烘干机的筒体,烘干机筒体内自外向里依次设置螺旋进料板及与之匹配的扬料推进组件,本技术要点在于扬料推进组件是由筒体内依次等分圆设置的扬料单元体构成,前、后相邻的各扬料单元体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分别等距排列,上、下两行扬料单元体之间分别相互等距交错排列,该扬料单元体后端面、侧端面及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及前端面为敞开状,且侧端面为后端高前端低的半封闭状簸萁形料斗结构。
根据烘干机想好规格的不同,前、后相邻的两扬料单元体之间的间距与扬料单元体的长度相等;或前、后相邻的两扬料单元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扬料单元体的长度。
所述上、下相邻两行扬料单元体位于上方的扬料单元体分别处于下方前、后两扬料单元体中间位置,下方的扬料单元体分别处于上方前、后两扬料单元体中间位置,以确保物料顺利的扬料及推进。
所述扬料单元体的下端面为平面结构,侧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呈90度角结构。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物料的扬料及推进,所述扬料单元体的侧端面延伸线呈30~70度的堆积角。
本实用新型在对现有技术进行上述改进后,由于采用了半封闭状簸萁形料斗结构的扬料装置,该结构的扬料装置盛装的物料多,在随着烘干机转动时撒下的物料就多,由此就能够形成很宽的料幕,可使穿过料幕的热气体与物料又更大面积的接触,提高了烘干效果,同时在扬料板撒料过程中,始终在扬料单元体底部有一定的积存,这样同时还对衬板起到了一定的隔热保护作用,此外,扬料单元体呈半封闭状簸萁形料斗结构也增大了与热气体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扬料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多套筒烘干机簸萁形推进扬料装置,包括烘干机的筒体1,烘干机筒体1内自外向里依次设置螺旋进料板及与之匹配的扬料推进组件,本技术要点在于扬料推进组件是由筒体1内依次等分圆设置的扬料单元体2构成,前、后相邻的各扬料单元体2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分别等距排列,上、下两行扬料单元体2、5与3、4之间分别相互等距交错排列,如图3所示,该扬料单元体2后端面7、侧端面6及下端面8封闭,上端面及前端面为敞开状,且侧端面6为后端高前端低的半封闭状簸萁形料斗结构。
根据烘干机想好规格的不同,前、后相邻的两扬料单元体3、4之间的间距与扬料单元体2的长度相等;或前、后相邻的两扬料单元体3、4之间的间距小于扬料单元体2的长度。
所述上、下相邻两行扬料单元体位于上方的扬料单元体2分别处于下方前、后两扬料单元体3、4中间位置,下方的扬料单元体3分别处于上方前、后两扬料单元体5、2中间位置,以确保物料顺利的扬料及推进。
所述扬料单元体2的下端面8为平面结构,侧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呈90度角结构。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物料的扬料及推进,所述扬料单元体2的侧端面延伸线呈30~70度的堆积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桓台华茂建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桓台华茂建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短路非放电型绝缘子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嵌扣式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