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或酒店厨余垃圾堆肥化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204.8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0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李顺义;张从良;李玉红;李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酒店 垃圾 堆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家庭或酒店的厨余垃圾堆肥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中混合着腐烂的蔬菜和酸败的果肉等,如果不加以处理,往往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且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对人体的健康不利。以往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是在处理槽中一边用搅拌机搅拌厨余垃圾,一边投入微生物进行发酵及分解,而后从设置在处理槽下端的穿孔板流入排水槽中,处理后与水一同通过排水槽的排水口排出,这样微粒化了的厨余垃圾同时被排出,易发生二次污染,造成恶臭气体的产生。另外,现有的用于家庭或酒店处理厨余垃圾的装置大多存在着处理量小、处理速度慢、处理过程中散发臭气、易产生带有异味的滴沥液和需要外加热等缺点,且耗能多、体积大,不易于室内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效率,耗能少,占地面积小的家庭或酒店厨余垃圾堆肥化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家庭或酒店厨余垃圾堆肥化处理装置,包括发酵箱体,箱体内设置有拌料仓,在箱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拌料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传动相连的搅拌器,在箱体底部设置有砂滤池,砂滤池通过一滤网与拌料仓连通,在拌料仓壁上设置有出料口,箱体上装配有生物过滤除臭装置。
在箱体底部设置有贮料仓。
所述的箱体外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生物过滤除臭装置上设置有抽排风扇。
所述的砂滤池上设置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拌料仓内设置有与电动机传动相连的搅拌器,厨余垃圾从进料口送入箱体的拌料仓内,启动搅拌器开始搅拌,通过添加有机物高效分解菌快速减少垃圾体积和重量;利用生物过滤法消除装置内臭气,采用快速排湿和砂滤技术减少装置内的水分,防止产生具有异味的滴沥液;采用溢出方式自动出料,以及间歇搅拌方式,节约了电能,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通过添加有机物高效分解菌可在短时间内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无臭味、安全卫生和肥效高的有机肥。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不仅具有处理速度快、成本低、清洁卫生等优点,而且腐熟的堆肥可作为有机肥用于家庭养花种草等。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体积小、处理垃圾速度快、节约能源、清洁卫生、可置于室内或室外,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家庭或酒店厨余垃圾堆肥化处理装置,包括发酵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拌料仓2,在箱体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3,拌料仓2内设置有与电动机6传动相连的搅拌器4,在箱体底部设置有砂滤池5,砂滤池5通过一滤网10与拌料仓2连通,在拌料仓2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11,箱体1上装配有生物过滤除臭装置7,在箱体1底部设置有贮料仓8,箱体外设置有保温层9。在生物过滤除臭装置上设置有抽排风扇。其中砂滤池上设置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将厨余垃圾(剩饭、剩菜和菜根叶等)沥去多余水分并检出大块骨头等,然后将垃圾从投料口投入装置,在搅拌作用下将新料与处于发酵中的材料充分混合并快速分解,装置内产生的少量异味气体和水汽通过排气扇排入生物过滤除臭装置除臭后排放,当装置内的物料超过出料口时,腐熟的堆肥即从出料口溢出并贮于贮料斗内,当贮料斗内堆肥满后,取出用于养花种草。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可大部分通过蒸发去除,但夏季多瓜果季节投放较多的瓜皮和果核时,产生的少量滴沥液可进入发酵箱底的砂滤池中,并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异味消除,当砂滤池水量较多时,可打开砂滤池侧面的排水管开关即可排出无异味而清沏的水,该水因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也可用于浇灌花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靠背的腰部支撑系统
- 下一篇:汽车座椅倾角旋钮式调节改电动调节的外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