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上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1717.3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英;崔义东;李志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功 补偿 装置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行业轧钢供电系统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轧钢供电系统上的新型无功补偿装置上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进步,电力网负荷急剧增大,对电网感性无功要求也与日惧增。特别是如可逆式大型轧钢机、炼钢电弧炉等冲击负荷、非线性负荷容量的不断增加,加上普遍应用的电力电子和微电技术,使得电力网发生电压波形畸变,电压波动闪变和三相不平衡等,产生电能质量降低,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网络损耗增加等不良影响。近年发展起来的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简称SVC系统,是一种快速调节无功功率的装置,已成功的应于冶金、采矿和电气化铁路等冲击性负荷的补偿上。它的基本结构的主要部分是每相供电系统母线和SVC系统有两组反并联的晶闸管。它能连续调节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有效的抑制了负载的冲击对电网的影响。SVC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良好散热是SVC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对SVC系统采取适当的强迫冷却,保证SVC系统的良好散热,使其正常运行。
强迫空气冷却是一种常用冷却方法,即采用外界风源将其冷却,如果冷却通道设计不合理,将使两组反并联的晶闸管散热不均匀,致使系统工作不稳定;另外还有采用自然冷却方式进行冷却,此种冷却结构占地面积较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新型无功补偿装置上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上的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有电器元件的柜体、柜体上开设的风门、安装在柜体上端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柜体内腔分隔成两个通风风道,每个风道均与柜体上端的排风扇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即在柜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柜体内腔分隔成两个通风风道,每个风道均与柜体上端的排风扇相连通。该设计采取了并联双散热风道的方式,使每相电路的两组反并联晶闸管的散热器以及相应的阻容吸收、母排等电器元件均各个对应一个风道,使无功补偿装置散热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占地少而又可靠的冷却方式,它能满足设备高热密度组装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风门;3、排风扇;4、分隔板;5、电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上的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有电器元件的柜体1、柜体1上开设的风门2、安装在柜体1上端的排风扇3,所述在柜体1内设有分隔板4,分隔板4将柜体1内腔分隔成两个通风风道,每个风道均与柜体上端的排风扇3相连通。该设计采取了并联双散热风道的方式,使每相电路的两组反并联晶闸管的散热器以及相应的阻容吸收、母排等电器元件5均各个对应一个风道,使无功补偿装置散热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占地少而又可靠的冷却方式,它能满足设备高热密度组装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1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