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1578.4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克林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13/08;G08B13/191;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拍照、发信息的防盗报警锁。
技术背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居家防盗类产品。而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锁只具备保险功能,但均不能报警。虽然最近市面也推出报警类锁,但只能做到被破坏后报警,不能做到报警后将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主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锁类产品在防盗性能上的缺陷与不足,并为此提供一种具有非法开启过程中拍照并发信息功能的防盗报警装置。该装置具有在被非法尝试及打开时能启动报警模块,并拍照且通过无线网络将照片及报警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包括外框、门窗板、锁体、锁芯、锁芯外盖、锁舌、锁舌移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拍照/报警模块、数据收发模块、检测装置、锁舌位移传感器、锁芯外盖传感器,门窗板位移传感器;所述的门窗板位移传感器安装于门窗板四周,外框根据门窗板位移传感器的对应位置做相应检测触点;所述的检测装置位于锁芯外,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滑道、活动肖、簧片、推杆、肖传动机构、检测传感器;所述的锁芯外壁开有与所述滑道相通的有通孔,所述的滑道内设有活动肖及簧片,所述的簧片连接有推杆,所述的推杆连接检测传感器,所述滑道一端设有肖传动机构;所述的锁舌位移传感器位于锁舌移动机构旁;所述的锁舌移动机构在移动过程中能被锁舌位移传感器探测;锁芯外盖位于锁芯外,所述的锁芯外盖内装有锁芯外盖传感器;所述的检测传感器、锁舌位移传感器、锁芯外盖传感器、门窗板位移传感器分别连接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还连接拍照/报警模块、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的检测传感器为光电开关、行程开关、磁感应开关中的一种。
所述的肖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电磁传动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的门窗板位移传感器包括行程开关、光电开关、磁接近开关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锁芯为弹子锁或弹子锁与电磁类锁、密码锁、射频卡锁、生物特征类锁的组合;所述的处理器为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的锁体外壳接入振动传感器;所述的锁体外接入人体感应器;所述的振动传感器、人体感应器接入所述的处理器;所述人体感应器为电场人体感应器或热释电人体感应器;所述的锁芯外盖传感器包括行程开关、光敏电阻中的一种。
所述的拍照/报警模块为亮灯、闪光、语音报警、录音装置、拍照记录装置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数据收发模块所使用的发送方式包括短信、或GPRS、或无线电、或3G、或CDMA、或TD_SCDMA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盗报警装置与现有的锁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合检测装置、人体感应器、振动传感器、判断是否存在非法开启的可能。
(2)结合拍照/报警模块、数据发送模块为用户提供实时远程报警及现场照片。
(3)可选择结合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判断,有效解决误报率。
(4)通过使用锁舌位移传感器能准确判断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5)通过结合门板位移传感器能准确检测门是否被非法撬开。
(6)使得即使钥匙被人非法配制,在未掌开启方法时钥匙无法插入锁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板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是首先通过位锁舌移传感器检测锁舌伸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设防,在设防状态时处理器启动检测装置、人体感应器及振动传感器,及门窗板位移传感器,并通过肖传动机构使得活动肖位于锁芯的钥匙通道内,使得普通钥匙无法插入锁芯。当检测装置检测到非正常开锁动作如:钥匙捅入或人体超过约定时间停留或锁体受到超过约定量振动或门窗板被撬开及锁芯外盖被撬开时,启动拍照/报警模块进行拍照并通过数据收发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授权人员的用户设备中。还可以选择在此同时进行脸部图像对比,不符合授权人员脸部图像特征时启动拍照/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使用户通过用户设备能及时发现盗窃等非法入侵活动,实现了一种无距离限制、安全可靠的防盗方法及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报警锁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克林,未经徐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1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