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保护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的排压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0816.X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翎羽;裴整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浅海 小口径 塑料 复合 软管 排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软管保护装置的创新。
背景技术
海洋介质(油、气、水等)的输送方式有钢管和软管两种,钢管具有一定抵抗冲击、磨损能力,密封性好、材料成本价格较低等特点。虽然海上施工成本偏高,但仍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而软管在其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费用相对偏高,但其具有的抗腐蚀、施工简便等特点也逐步的被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目前在海底短距离的介质(气和水)输送中已有采用。
发明内容
由于软管结构构造和制造工艺上的特点,在软管输送高压介质(气和水)过程中,介质压力过高会导致软管内衬层渗透,带压介质渗过金属增强层后会对软管的隔离层继续产生渗透,直至使软管损坏。为了防止高压介质渗透对软管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保护软管的排压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保护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的排压阀,由阀安装套、阀外套、阀蕊、阀顶盖、弹簧和密封圈六部分组成。在软管输送高压介质的过程中,当介质压力高于排压阀内弹簧的额定数值时,压力推动阀蕊对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使得阀蕊移动,密封圈随着阀蕊的移动而离开阀外套的密封面,此时渗透的压力介质就从密封圈与阀外套的密封面之间空隙处挤出,使软管金属增强层的渗透介质压力保持在额定压力下。当渗透的介质压力小于液压阀中弹簧的额定数值时,由于弹簧的形变恢复力作用,又将阀蕊推移回至阀外套的密封面,形成闭合状态,如此反复进行下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的使软管在工作过程中的介质压力保持在恒定状态下,解决了高压介质渗透对软管造成的不利因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排压阀的闭合状态;
图2为排压阀的开启状态。
其中1-阀安装套;2-阀外套;3-阀蕊;4-阀顶盖;5-弹簧;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排压阀为闭合状态,带压介质渗透内衬层至金属增强层后,压力没有达到可渗透隔离层前,带压介质渗过金属增强层至排压阀。排压阀由安装套1、阀外套2、阀蕊3、阀顶盖4、弹簧5、密封圈6六部分组成,弹簧5具有额定的数值,该数值设计为0.5MPa,低于隔离层的渗透压力。
图2中,排压阀为开启状态,当金属增强层渗透的压力达到大于设计压力0.5MPa时,压力推动阀蕊3对弹簧5进行压缩,使弹簧5发生形变,从而使得阀蕊3移动,密封圈6随着阀蕊3的移动而离开阀外套2的密封面,此时渗透的压力介质就从密封圈6与阀外套2的密封面之间空隙处挤出,使软管金属增强层的渗透介质压力保持在额定压力下。当渗透的介质压力小于0.5MPa时,由于弹簧5的形变恢复力作用,又将阀蕊3推移回至阀外套2的密封面,形成闭合状态。如此反复,从而保证了渗透介质压力始终在额定的范围内,避免了压力对软管隔离层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软管。
另外,排压阀的在软管接头上的布置为环形均布布置,目前均布成3个,角度为120°。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环形布置成6或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0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