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窃电的组合互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0405.0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0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隋广君;柳全仁;隋国成;尹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广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4 | 分类号: | H01F38/34;H01F38/36;G01R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田治 |
地址: | 116200 辽宁省普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窃电 组合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中使用的电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窃电的组合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配电计量装置多由计量电能表和互感器组成,因互感器的接线柱都裸露在计量设备外面,一旦在接线柱间连接导体,电能表就不能准确工作,因此人为窃电时有发生。有的窃电者采用铁屑搭连等隐蔽的手法,影响电能表的正确计量,当查电表时,稍有震动,搭连的铁屑即可消失,所以很难发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窃电的组合互感器,使互感器接线柱不裸露,避免在窃电者在接线柱间连接导体进行窃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窃电的组合互感器,包括:
多台电压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子、外壳和接线装置;
多台电压互感器均设置在外壳内,多台电压互感器电气连接后分别形成一电压互感器与一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引出线分别与设置在壳体上的一次接线端子电气连接;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引出线分别与设置在壳体内的接线装置的各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在外壳与接线装置对应处设有小孔,接线装置的连接引出线通过小孔引出。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由于该组合互感器的接线装置设在外壳内,从外部无法将接线装置的接线端子之间进行短接,从而使用该组合互感器可以有效的防止窃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互感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互感器应用时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
1.外壳;2.二次封板;3.一次接线端子。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窃电的组合互感器,可用在电力线路中作为电能测量设备使用,是一种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均设置在一起的组合互感器,如图1、2所示,该组合互感器包括:
多台电压互感器均设置在外壳内,多台电压互感器电气连接后分别形成一电压互感器与一电流互感器,具体是由六台互感器组成,其中三台互感器连接成为电压互感器,可用于三相输电线路中;另外三台连接成为电流互感器(各互感器之间的具体连线方式可参照图2);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引出线分别与设置在壳体上的一次接线端子3电气连接;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引出线分别与设置在壳体内的接线装置的各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在外壳与接线装置对应处设有小孔,接线装置的连接引出线通过小孔引出,从外壳小孔引出的连接线可以为带有绝缘包扎的导线。
上述组合互感器中对应外壳内部的接线装置处设有二次封板,二次封板通过铅封钉固定在外壳上,将接线装置封在外壳内;在所述二次封板上还设有防松动装置,通过防松动装置可使二次封板固定在外壳上,固定二次封板的铅封钉的连接线从所述防松动装置中穿入。防松动装置一般为四个。
下面结合图1、2对上述组合互感器作进一步说明:
该防窃电组合互感器由多台互感器连接而成,各互感器的引出线与接线装置连接,互感器及接线装置均设置在外壳内,在外壳相对接线位置处开有小孔,通过小孔从外壳壳体内引出带有绝缘包扎的导线作为互感器的输出线。
在该防窃电组合互感器中,在外壳1对应内部的接线装置处设置二次封板2,二次封板通过铅封钉固定在外壳上,通过打开二次封板可以方便的对壳体内部的接线装置进行接线等处理,为防止窃电者轻易打开二次封板短接内部接线装置,在二次封板上设置防松动装置,该防松动装置具体是在二次封板上设置的四个连接装置,铅封钉的连接线四个连接装置中穿入,最后加封后,若二次封板被打开,则连接线自动毁坏,可确认二次封板拆开过,从而确认使用者进行了窃电。
在上述组合互感器的底部可设置阻尼电阻,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压三相不平衡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组合互感器,将互感器的接线装置设在外壳壳体内,接线装置之间很难短接,从而可以很好的防止窃电。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广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广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0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手杆上的快速夹紧接头
- 下一篇:北斗\GPS双模授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