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注站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0312.8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粟京;晏绍枝;李浪清;杨宏滨;栗振宁;周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潜式 钻井平台 加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注站,特别是关于一种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注站。
背景技术
目前,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海上作业时,需要不断通过供应船向平台补充消耗品和作业材料,如燃油、淡水、钻井水、水基泥浆、油基泥浆、盐水、土粉和水泥等。当供应船向平台加注上述消耗品和作业材料时,传统的加注作业方式是从平台上放下若干根长约60米的软管,各软管与供应船对接后通过供应船上的泵或吹送装置分别向平台加注上述消耗品和作业材料。当每次加注作业完成后,这些软管又需要收回存放在平台上。传统的软管存放方式通常在平台两舷设置若干个简单的挂钩,每根软管在挂钩上来回折叠后捆扎在一起。在进行加注作业时需要人工解开,然后通过吊车将软管理顺后送至供应船。上述加注作业方式和软管存放方式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软管经反复折叠极易损伤,大大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且不会损伤软管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注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注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在平台主甲板左右舷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若干组水平设置的支架,每组所述支架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转动轴支撑有1~2个滚筒,每个所述滚筒上周向缠绕有一根用来加注一种消耗品和作业材料的软管,每根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有一连接供应船的快速接头,另一端连接一固定在所述支架外侧的硬管接头,所述硬管接头用来连接平台上相应的储备站;每个所述滚筒的转动轴均连接一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液压马达,所有所述液压马达均连接一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液压动力站,在每台所述液压马达与液压动力站之间的液压管路上设置有一选择阀,所有液压动力站连接一用来控制所述液压马达正转或反转的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用液压马达驱动正反转的滚筒来存放软管,使平台众多的软管得到了科学的布置,不仅改变了原来传统的软管存放零乱的状况,使平台外观更为美观,而且不会损伤软管,大大提高了软管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自动化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使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固定在平台主甲板左右舷上的基座1,基座1上具有若干组水平设置的支架2,每组支架2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转动轴3支撑有1~2个滚筒4,每个滚筒4上周向缠绕有一根软管5,用来加注一种消耗品或作业材料,如燃油、淡水、钻井水、水基泥浆、油基泥浆、盐水、土粉和水泥等。每根软管5的一端设置有一连接供应船的快速接头6,另一端连接一固定在支架2外侧的硬管接头7,硬管接头7用来连接平台上相应的储备站。每个滚筒4的转动轴3均连接一固定在支架2上的液压马达8,从而驱动滚筒4转动。所有液压马达8均连接一固定在基座1上的液压动力站9,在每台液压马达8与液压动力站9之间的液压管路上设置有一选择阀10,用来向液压马达8提供动力和根据消耗品或作业材料选择的需要,启动对应滚筒4上的液压马达8。所有液压动力站9连接一控制开关11,用来控制液压马达8正转或反转。
上述实施例中,滚筒4的直径约为4米,滚筒4的数量可以根据消耗品和作业材料的种类数量确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从控制开关11启动液压动力站9,从而使液压马达8驱动滚筒4正转放下软管5即可完成供应船向平台输送消耗品和作业材料的加注作业;当加注作业完成后,通过控制开关11控制液压马达8驱动滚筒4反转即可收回软管5。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0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