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隔声垫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20076.X | 申请日: | 200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谭华;林杰;徐春;闫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4F15/20 | 分类号: | E04F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夏继光 |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板隔声垫板,主要安装在地板砖和混凝土楼板之间,属于建筑隔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材、陶瓷砖等硬性地砖由于具备表面美观、易于清洁、耐磨等优点,很多居民都愿意在住宅地面尤其是客厅地面装修中采用。但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直接铺装石材、陶瓷类的硬性地砖后,楼板的计权撞击声压级通常为80dB左右,不符合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规定的楼板的计权撞击声压级不应超过75dB的要求。
目前,如果要在住宅楼地面铺装石材、陶瓷类的硬性地砖,并使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标,公知的解决方案是在楼板上再做浮筑楼板。即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先铺一层弹性垫层材料,然后铺防水膜,再在上面现浇混凝土面层。例如申请号200710130940.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复合隔音楼面及其建筑施工方法”即为一种隔声浮筑楼板。采用浮筑楼板虽然能满足建筑隔声指标,但存在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的缺点,且造价不菲,在推广和使用上受到限制,目前只有少数高档楼盘地面做浮筑楼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楼板撞击声传递,且施工便捷的楼板隔声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板隔声垫板,包括面层和隔声层,所述面层位于隔声层的上部,两者通过挤压成为一体。所述面层内设有经纬网。所述面层的厚度为10~20mm;隔声层的厚度为20~30mm,干容重250~300kg/m3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面层是坚固致密的水泥砂浆材料,可实现面层与地砖之间的牢固粘结,并且使整块板的抗折和抗压强度能满足地面铺装要求;又因隔声层由聚苯颗粒混合高分子粘接剂、水泥、粉煤灰、膨胀剂后压制构成,使其与普通的聚苯颗粒保温材料相比,材料的动刚度有所改善,内阻尼增大,从而具备优良的撞击声衰减性能,将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隔声垫板铺装在地砖和混凝土楼板之间可显著改善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再者,因为产品在工厂生产,并在使用时与地砖可同时铺装,而不占用建筑工程主导工期,使得施工便捷,成本降低。此外,安装方便,住户可自行铺装,从而解决家装铺硬性地砖隔声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铺装施工的示意图。
图中:1.面层 2.隔声层 3.经纬网 4.楼板隔声垫板 5.地砖 6.混凝土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楼板隔声垫板,包括面层1和隔声层2,所述的面层1位于隔声层2的上部,两者通过挤压成为一体。面层1的厚度为10~20mm;隔声层2的厚度为20~30mm,隔声层干容重250~300kg/m3。在所述楼板隔声垫板面层中加装一层提高板面强度的经纬网3,该网可以是金属网、耐碱玻璃纤维网或其他纤维网,该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板面的抗折强度,可强化结构使水泥不易破碎。
如图3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隔声垫板铺石材或陶瓷地砖时,是将楼板隔声垫板4铺装在地砖5和混凝土楼板6之间。所述楼板隔声垫板的隔声层面与混凝土楼板相粘结,所述的面层面与石材或陶瓷地装相粘结。这样,楼上活动诸如行走、拖拉家具或儿童跑跳等对楼地面撞击所产生的噪声,传至地砖下楼板隔声垫板的隔声层2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隔声层2所用的聚苯颗粒结构有较大的内阻尼,使得撞击声能大大衰减,从而降低了楼板向楼下空间辐射的撞击噪声。
经实测,面层厚度为10mm、隔声层厚度为20mm的本实用新型楼板隔声垫板加12mm厚地砖后的计权撞击声改善量为17dB。该结构铺装在国家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20121-2005)规定的基准楼板(ISO基准楼板)上后,楼板的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为61dB。
其中:
所述的面层是水泥砂浆面层。水泥采用强度为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沙采用细沙或中沙。
所述的隔声层是将高分子粘结剂、水泥、粉煤灰和膨胀剂制成浆体,喷洒到聚苯颗粒上,再经压制构成。所述的聚苯颗粒为粒径1.5~6mm的聚苯颗粒,所述的高分子粘结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的可再分散乳胶粉,水泥采用强度为42.5MPa的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采用一级或二级粉煤灰,膨胀剂采用硫铝酸钙型混凝土膨胀剂AEA。
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0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全自动智能滚码防盗电子锁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厂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