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9728.8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印刷电路板表面安装密度的高速发展,超薄变压器的出现为电源系统小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现有技术中的超薄变压器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骨架2、缠绕在骨架2上的初级线圈3和次级线圈4、复数个分别与初级线圈3及次级线圈4相连接并至少有部分露出于壳体1外部的引脚5、穿设于骨架2内部的铁芯6。可以看出,骨架2由初级线圈骨架与次级线圈骨架组成,初级线圈骨架套设于铁芯6的外部,初级线圈3缠绕于初级线圈骨架上,次级线圈骨架套设于初级线圈3的外部,次级线圈4缠绕于次级线圈骨架上,通过调整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匝数比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对于这种超薄变压器来说,首先,由于次级线圈套设于初级线圈的外围,造成变压器的整体高度较大;其次,为了降低变压器的整体高度,往往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间距十分狭小,存在击穿的风险,因此相对来说降低了稳定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整体高度较小并且安全性能较好的一种超薄变压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变压器,它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骨架、缠绕在所述的骨架上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复数个分别与所述的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相连接并至少有部分露出于所述的壳体外部的引脚、穿设于所述的骨架内部的铁芯,所述的骨架外表面具有复数个沿周向延伸的肋圈,所述的复数个肋圈将所述的骨架的外表面分隔为复数个用于安装所述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安装槽,所述的初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的骨架一侧的安装槽内,所述的次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的骨架另一侧的安装槽内,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分别安装于同一层内,降低了超薄变压器的整体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初级线圈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输入线圈组,所述的次级线圈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输出线圈组,多个不同的引脚可以分别和各个线圈组的抽头相连接,以引出大小不同的电压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骨架上用于安装所述的初级线圈的安装槽与用于安装所述的次级线圈的安装槽相间隔设置,以增强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绝缘性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超薄变压器的整体高度得到显著地降低,与此同时绝缘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对于电源小型化以及集成电路的密集度有着突出的贡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超薄变压器的剖视图;
附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2中沿B-B的剖视图。
其中:1、壳体;2、骨架;3、初级线圈;4、次级线圈;5、引脚;6、铁芯;21、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2至附图4,一种超薄变压器,它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骨架2、缠绕在骨架2上的初级线圈3和次级线圈4、复数个分别与初级线圈3及次级线圈4相连接并至少有部分露出于壳体1外部的引脚5、穿设于骨架2内部的铁芯6,骨架2外表面具有复数个沿周向延伸的肋圈21,复数个肋圈21将骨架2的外表面分隔为复数个用于安装初级线圈3与次级线圈4的安装槽,初级线圈3缠绕于骨架2一侧的安装槽内,次级线圈4缠绕于骨架2另一侧的安装槽内。
初级线圈3可以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输入线圈组,次级线圈4也可以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输出线圈组,多个不同的引脚可以分别和各个线圈组的抽头相连接,以引出多种大小不同的电压值。
参见附图4所示,骨架2上用于安装初级线圈3的安装槽与用于安装次级线圈4的安装槽相间隔设置,以增强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绝缘性能。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是整体高度较小并且安全性能较好的一种超薄变压器。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9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USB口对内外充放电电路及太阳能野营灯电路
- 下一篇:污水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