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能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9585.0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赖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优信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0;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能 转换器 | ||
1.一种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调节且防雷击构件,所述自动调节且防雷击构件:
S形臂,安装在支点上,并且连接有转子头,所述转子头支撑转子叶片,所述转子叶片带动转子头内的发电机单元转动以产生电力;
不锈钢缆,悬垂在所述S形臂上,并且,相对于风速自由地枢转;
平衡重物,与所述不锈钢缆连接;以及
独立钢缆,其穿过所述平衡重物的中部从轮机塔的顶部延伸至轮机塔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头附接于利用固定于固定挂钩的焊接支点的枢转梁,所述固定挂钩连接至风轮机塔,所述风轮机塔结合有自由旋转的塔头,所述塔头使得所述S形臂自由移动并使得所述自动调节且防雷击构件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臂由具有均匀厚度的不锈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臂具有焊接于其上的支点配件,所述支点配件为附接于风轮机塔的附接点,并使用陶瓷垫片作为绝缘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臂具有焊接于其上的配件,所述配件用于连接转子头和转子叶片,所述转子叶片由具有密封轴承的机械加工钢片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臂具有焊接于其上的配件,所述配件与用于附接所述不锈钢缆的转子头附接点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缆向下延伸并通过风轮机塔旋转头的中心,绕过固定于风轮机塔的滑轮,所述不锈钢缆的长度随风轮机塔高度而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缆具有安装在上端上的眼孔以便使用不锈钢螺栓、垫片以及螺母将所述不锈钢缆固定于所述S形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缆具有位于下端处的挂钩附接点,所述挂钩附接点使用不锈钢螺栓、垫片以及螺母固定于平衡重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物用于阻止所述S形臂和所述转子头的移动,其中所述平衡重物从缆上自由地悬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物的形状为圆柱形的并且具有垂直穿过平衡重物钻得的钻孔,所述平衡重物具有固定于顶部的挂钩配件并用于附接所述不锈钢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物具有沿所述钻孔的内径安装的黄铜电刷,所述黄铜电刷与固定于风轮机塔的独立钢缆直接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物沿着固定于风轮机塔的独立钢缆自由地上下行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钢缆使用眼孔和不锈钢螺栓、垫片以及螺母固定在所述风轮机塔两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钢缆连接至风轮机塔的下部附接点处的接地棒或其他有效的接地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钢缆将来自于雷击或静电摩擦的任何电荷直接传输至接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优信资源有限公司,未经亚洲优信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9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 下一篇:卡缘连接器的端子及卡缘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