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冰淡化海水的集装箱装置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9362.4 | 申请日: | 2009-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静 |
| 主分类号: | C02F1/22 | 分类号: | C02F1/22;B65D88/12;B65D90/00;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淡化 海水 集装箱 装置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冰淡化海水的集装箱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海水淡化的间接淡化法(主要是海冰制作淡水的方法),逐渐为人们关注。其中,利用自然能源制作海冰及海冰制作淡水的方法最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最值得推广。但至今却一直没有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械化或自动化的装置配合,但至今尚未出现相关的研究报导。
如专利CN1686839A(利用自然冷源制冰淡化苦咸水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自然或人工池塘中充满海水或取自地下的苦咸水,利用冬天气温达到0℃以下时自然结冰,然后采冰储存,将初步淡化的冰块置于下部设置排水口的融冰池中,排放首先溶化的咸冰水,保留剩余淡化水。
又如专利CN1699196A(海水控温融冻脱盐装置),其主要特点是脱盐的速度比在自然状态下要快,其将海冰置于可以控制温度的的融冰室内,排放首先溶化的咸冰水,保留剩余的淡化水。
上述两个专利也未涉及机械化或自动化采冰和运冰方面的技术。
如果采冰、运冰的工序需要大量重体力劳力,那么这种生产只能是作坊式的生产,很难有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装置:力求在制冰淡化海水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中,减少对人力的依赖,特别是要省略现有技术中从海上或湖泊采冰和运冰至融冰池的生产环节。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现有技术的固体货运用集装箱,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装箱1下部设置至少一个排水阀11及出水口12,集装箱顶部开口,四壁和底部密封;集装箱内设置冰架2,用于支撑和起吊冰块;集装箱1的一壁设置一观察窗3,用于观察集装箱内的结冰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方法是:在上述的集装箱1内灌入海水,利用冬天气温达到0℃以下时自然结冰,当从集装箱上的观察窗3观察到结冰厚度达集装箱内水深的2/3时,打开集装箱下部的排水阀11,排出未结冰的海水;
在集装箱1上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封住集装箱开口处,形成温室,排水阀11继续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就进入了融冰工序;利用白天的太阳光和昼夜的温差,反复融冻集装箱内的海冰,排出咸冰水,当检测到排出的咸冰水的盐度下降到1‰以下时,关闭排水阀11,剩下的是可以融解成淡水的冰块4;之后有如下三种处理方式:第一,可以将该集装箱1及冰块4运至需要淡水的地方,到达目的地后,用起重工具钩住冰架2的拉环21,吊出冰块4至融解冰的容器中。第二,可以在工场内,靠自然温度融化冰块4成淡水,再将淡水抽入专用的运液体的槽罐车中,运到需要淡水的地方。第三,可以在工场内将装着冰块4的集装箱集中堆放,形成冰窖效果,成为冰产业的冰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既是制冰的容器,又是融冰装置,省去了现有技术的海上采冰和运冰至融冰池环节中的重体力劳动。
2、集装箱既是运输工具,又是融冰的装置,省去了将已淡化的冰从融冰池装入运输工具的工序。
3、除辅助工外,一个班次的操作工人仅二至三人就可使巨大的制冰淡化海水工场运转起来。
4、集装箱作为融冰池,可以自由移动和组合。分开放置便于融冰;集中堆放可以作为冰窖,为冰产业提供冰源。
5、制冰淡化海水工场闲置时节的集装箱可以另作货运用途。
6、工场的占地面积可大可小,只要能堆放集装箱就行,不需要现有技术中大量建立融冰室或融冰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面视图。其中1-集装箱,11-排水阀,12-出水口。
图3是图2的俯视图。其中23-支撑块。
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其中2-冰架,21-拉环,22-纵横连接的杆子,23-支撑块,13-集装箱内壁。
图5是图3中的B-B剖视图。其中31-杯底,32-杯壁,33-保温层,34-保温柱。
图6显示了冰块包裹住本实用新型的冰架的状况。其中21-拉环,4-冰块。
图7是集装箱堆放时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静,未经冯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9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脱硫海水电解氧化装置
- 下一篇:废水抽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