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8672.4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耀华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325605 浙江省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电连接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通过外接插头的插入实现电连接的部件,具有防水功能的插座一般要在插座口部位设置防水盖,以在不插外接插头时,盖上防水盖,对插座孔起到防水作用,为了在打开防水盖、插入外接插头时也具有防水作用,通常在插座口还要设置防水圈,当外接插头插入插座时,该防水圈套在外接插头外壁上,将外接插头与插座的连接部位密封。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是将该防水圈下部套在设于插座口周边的环形立壁的外壁上,插入外接插头时,该防水圈上部弹性套在外接插头的外壁上。其不足之处是,套在插座口周边环形立壁外壁上的防水圈下部仅靠与环形立壁外壁的凸凹配合连接定位,在插拔外接插头的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脱落,达不到防水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圈不易变形脱落的防水插座。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电极定位夹(10)设在底座(11)内,插孔座(5)装在底座上,插孔座的插座口(51)上设有防水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座(5)下部通过其环形外壁(52)嵌入底座(11)的安装口(111),防水圈(4)下部弹性套在插孔座的环形外壁上,底座上设有环绕安装口的竖起的环形立壁(112),从外侧夹住套在插孔座环形外壁上的防水圈(4),防水圈(4)下部内壁面与插孔座环形外壁(52)之间凸凹面配合连接,上端设有向内突出的环形边棱(41),并可通过环形上端面与扣合状态防水盖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下部弹性套在插孔座的环形外壁(52)上,当没有外接插头时,盖上防水盖,防水圈环形上端面与防水盖密封连接,对插孔座的插座口(51)起到防水作用;打开防水盖,插入外接插头时,防水圈上端的环形边棱(41)贴在外接插头的外壁上,对插孔座的插座口(51)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防水圈下部除与插孔座环形外壁(52)之间凸凹面配合连接之外,还被底座环形立壁(112)从外侧夹住,可更有效防止插拔外接插头时防水圈的变形脱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D-D向结构示意图
图3、图1实施例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1-防水盖 2-转轴 3-扭簧 4-防水圈 5-插孔座 6-接地片 7-弹簧
8-保护片 9-保护盖 10-电极定位夹 11-底座
具体实施方案
本例是一种防触电防水插座。
设有底座11,电极定位夹10设在底座内腔下部,插孔座5下部通过圆筒状外壁紧配合地嵌入底座上部的圆形安装口111,防水圈4下部弹性套在插孔座的圆筒形外壁上部,并通过其上的环形凹槽与插孔座圆筒形外壁上的突棱53凸凹配合连接,底座上设有环绕安装口的竖起的环形立壁112,从外侧夹住套在插孔座圆筒形外壁上的防水圈4。
底座11内电极定位夹10上方装有保护盖9,其上设有对着上方插孔座插座口内插孔54和下方电极定位夹10的通孔,保护盖9与上方插孔座插孔54之间设有装有弹性部件7的保护片8,通常挡在电极定位夹上方,当外接插头两插柱同时插入时,保护片才能被弹性推开,外接插头两插柱插入下方的电极定位夹,拔出外接插头,保护片又弹性复位,起到保护作用。
插孔座5的插座口51部位装有防水盖1,防水盖一侧通过扭簧3与装在底座上壁面上的转轴2铰接,防水圈4上端口设有向内突出的环形边棱41,当盖上防水盖1时,防水圈上端面嵌在防水盖的环形槽内,将插座口51密封,打开防水盖,插入外接插头时,防水圈上端的环形边棱41弹性贴在外接插头的外壁上,将外接插头与插座口的连接部位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左、右”是以插头插座组件插销向下,插口向上的位置为参考位置描述的,实际应用中插头插座方向根据需要转动时,则本文中所述的“上、下、左、右”也随之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耀华,未经陈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板一体成型的连接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阻带陡峭的双阻带超宽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