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生产流水线的工作台翻转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7695.3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翁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胜斌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朱明华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流水线 工作台 翻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造行业中的线束生产流水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制造行业中线束生产流水线的工作台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制造行业中的线束生产流水线,一般是将工作台的中部通过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台车上,工作台的下端通过一个卡紧件固定在台车上,从而使工作台倾斜地安装在运行的台车上。上述多个运行的台车首尾连接地排列在流水线上,流水线的轨道一般包括两平行的直线轨道和左右两弧形轨道,其中,左弧形轨道的两端分别与两平行直线轨道的左端连接,右弧形轨道的两端分别与两平行直线轨道的右端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轨道。
在流水线上运行的台车一般由经变频器调速后的输送链驱动,并按实际工艺要求设定的速度运行。当运行的台车行至一侧直线轨道的末端时,运行的台车便会带着工作台沿着弧形轨道运行到另一侧直线轨道的首端,因此,台车及其上面的工作台便在水平方向上发生180度转变。上述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180度转变的过程中,工作台朝向环形轨道外的工作面不会发生改变,而工作人员一般是站立在环形轨道外对工作台进行加工,因此,工作人员只能对工作台其朝向环形轨道外的工作面进行加工。
为了使在一侧直线轨道外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工作台的一面进行加工,而在另一侧直线轨道个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工作台的另一面进行加工,本申请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根据台车及其上面的工作台在弧形轨道上具有一段直线运动的特点,从而设计出一种能够使工作台自动发生翻转的工作台翻转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工作台自动发生翻转的工作台翻转机构,该工作台翻转机构能够适应汽车制造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的要求,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束生产流水线的工作台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地设在工作台转轴上的齿轮和固定设在弧形轨道上方的齿条,上述齿条与经过的工作台上的齿轮相啮合。
当台车及其上的工作台从齿条旁边经过时,工作台转轴上的齿轮与齿条啮合,因此,在齿条的驱动下,工作台转轴上的齿轮绕工作台的转轴转动,由于齿轮固定地设在工作台的转轴上,所以,齿轮通过工作台转轴驱使工作台的下端脱离台车上的卡紧件,从而使工作台绕其转轴翻转,直到工作台的另一端卡紧在台车的卡紧件上,这样,台车及其上的工作台在弧形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工作台其朝向环形轨道外的工作面便会发生改变,从一个工作面朝向环形轨外而变为另一个工作面朝向环形轨外,也就是说,台车及其上的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180度转变的过程中,工作台自身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了180度的翻转,因此,位于一侧直线轨道外的工作人员便能够对工作台的一面进行加工,而位于另一侧直线轨道个的工作人员便能够对工作台的另一面进行加工,从而适应汽车制造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齿条通过一个固定架设置在弧形轨道上方。
所述齿条最好沿工作台在弧形轨道上方的直线运行方向设置。
所述齿条最好水平设置。
所述齿条位于经过的齿轮的上面或下面。
为了方便工作台的翻转,所述齿条通过一个壳体安装在固定架上,齿条与壳体之间设有弹性机构。通过上述弹性机构,能够使工作台转轴上的齿轮与壳体上的齿条两者的啮合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使齿条能够与齿轮更好地啮合,增强齿条驱动齿轮的能力,从而方便了工作台的翻转。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至少两条复位弹簧,上述复位弹簧安装在齿条背面与上述壳体之间。当齿轮与齿条啮合时,上述复位弹簧能够使齿轮与齿条的刚性啮合变为弹性啮合,从而使齿条能够更容易地与齿轮啮合,同时也使齿条能够与齿轮更好地啮合,增强齿条驱动齿轮的能力,从而方便了工作台的翻转。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两条张紧弹簧,上述两条张紧弹簧分别设在齿条的两端与上述壳体之间。通过上述两条张紧弹簧,齿条能够使前后移动,从而使齿条能够更加容易地与齿轮啮合,同时也使齿条能够与齿轮更好地啮合,进一步增强齿条驱动齿轮的能力,进一步方便了工作台的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胜斌,未经翁胜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电源外壳
- 下一篇:一种基于DLP技术的面曝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