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7646.X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葛宝坤;王雄;雷丰华;张鑫;戚大海;吴兆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北京中检维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10 | 分类号: | B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30046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适用于固相萃取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在化学分析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土壤中农药残留分析方面,通常先用适当的提取溶剂(如水或有机溶剂等)从土壤中将待测的农药提取出来,再利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净化。还可以用于对食品中一些毒素的提取和净化,如食品中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或黄曲霉素的测定,蔬菜水果中胺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等。
具体来说,采集的样品通常为溶解有待测物质(如黄曲霉素)的溶液,通过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的前处理,将采集的样品中的待测物质从样品中分离出来,以便于进行随后的化学分析。
如图1所示,定量管3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亲和柱5的一端可靠连接。在利用抽滤固相萃取装置(未显示)进行分离操作时,将亲和柱5的另一端插入抽滤固相萃取装置的抽吸孔中;将适量的样品注入定量管3内;启动抽滤固相萃取装置,对亲和柱5施加负压,从而使定量管3中的样品(或者定量管3中样品预定的一部分)被抽吸到亲和柱5中,以进行固相萃取。
然而,这种抽滤固相萃取装置的缺陷在于:为了将样品抽吸到亲和柱5中,抽滤固相萃取装置需要设置能够产生较大负压的真空设备,因而,当需要将定量管中所需量的部分样品抽吸到亲和柱5中时,由于负压较大且不易控制,很容易将多余量的样品抽吸到亲和柱5中,从而会影响抽吸到亲和柱中的样品的量的精度。而且,由于抽滤固相萃取装置需要产生较大的负压,因而要选择价格相对较贵的真空设备(如真空泵),从而使得这种抽滤固相萃取装置的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常用的抽滤固相萃取装置处理的样品的量的精度有限以及成本较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处理的样品的量具有较高精度的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的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包括气源、支架、定量管、亲和柱和接收器,所述气源与定量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定量管的另一端与亲和柱的一端连接,所述亲和柱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接收器内,所述定量管和所述接收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离装置,由气源向容纳待处理样品的定量管通入压力气体,从而利用正压使储存在定量管中的液体样品以所需的量流过亲和柱,进而完成固相萃取,剩余的液体流到接收器内。与现有的抽滤固相萃取装置中利用相对较大的负压使样品从定量管进入亲和柱中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相对较小的正压就能够使样品从定量管进入亲和柱中。因此,当需要将预定量的样品从定量管压入亲和柱时,样品的流速相对较低,从而能够对样品的量进行准确的控制。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中,不需要价格相对较贵的真空设备,而是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气源(如气泵),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与传统的抽滤固相萃取分离装置连接的定量管和亲和柱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的附图标记
气源 1
导管 2
定量管 3
亲和柱接头 4
亲和柱 5
接收器 6
阀门 7
气流调节阀 8
第一板 9
通孔 10,11
紧固螺栓 12
分流口 13
支撑柱 14
第二板 15
凹部 16
支架 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该分离装置包括气源1、支架17、定量管3、亲和柱5和接收器6,所述气源1与定量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定量管3的另一端与亲和柱5的一端连接,所述亲和柱5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接收器6内,所述定量管3和所述接收器6固定在所述支架17上。
定量管3通常可以用于定量地容纳所述样品,该样品通常为溶解有待测物质(如黄曲霉素)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北京中检维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北京中检维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