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支架改良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17609.9 | 申请日: | 2009-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詹益洪;洪荣辉;柯锦青;陈书伟;林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利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5/075;H01L23/13;H01L23/367;H01L23/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发;艾晶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支架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的支架改良,旨在提供结构较为稳固的发光二极管支架改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为一种固态的半导体组件,利用电流通过二极管内产生的二个载子相互结合,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具有体积轻巧、反应速度快及无污染等优势,使发光二极管应用领域逐渐跨足各产业界,虽然初期发展时,面临其亮度不足与发光效率低的瓶颈,但后续的发展出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解决上述的亮度不足的问题,使二极管逐渐跨足高效率照明光源市场,并有逐渐取代传统钨丝灯的趋势,是未来替代传统照明的潜力产品,随着发光二极管制作技术不断增进,以及新型材料的开发,以致后来所发展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其能量效率都大幅上升,单位面积通过的电流变大,使晶片所产生的作用热也越趋变大,因此晶片周围成为其作用热最佳散热范围,然而封装发光二极管所用材料,通常使用具有断热效果的树脂化合物,其导热效果不佳,因此若以其包覆整个晶粒与电极回路,使其无法顺利散热,极易形成一几近保温封闭的作用环境,且该发光二极管上并无特别为散热设计的结构,导致作用热直接利用该电极回路的导热特性经由该电路进行散热作用,使该电极回路产生更大的热阻更加削弱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因此针对上述的结构缺失,如图1所示揭露一种发光二极管基座结构,该结构以一绝缘胶体10为主体,该绝缘胶体10内部设有复数电极接脚101该接脚自基座10内部向外延伸,而绝缘胶体10并固设有一散热底座11,该散热底座11上并用以容置发光二极管晶片12,该晶片12与一导热片13相接触,再藉由一导线电连接于接脚101上,所以当发光二极管在运作时,其产生的作用热便从装置于晶片12下方的导热片13传导出去,经由该散热底座11完成散热,同时利用绝缘胶体10将电极回路与热传导路径隔离,以避免晶片12所产生的工作热能利用电极回路作为一导热途径,产生更大的热阻作用,造成该发光二极管晶片12无法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运作。
在上述的绝缘胶体10结构解决了散热的问题,但因该电路回路藉由绝缘胶体10与该散热底座11形成隔离状态,亦即热电分离的结构,使该电极回路没有接地回路,因此当该发光二极管装置于电子组件中时,若外在产生静电或逆向电流进入该二极管中,将直接经由电极回路造成发光二极管晶片12产生短路现象,严重危害该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且该散热底座11大多为金属材料,以供发光二极管晶片12具有散热的功效,而该绝缘胶体10与散热底座11两者为不同材质的组件,而散热底座11侧端缘呈平面状与绝缘胶体10相结合,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结合度及可靠度不足。在实际使用状况下,绝缘胶体10与散热底座11间有产生间隙之虞,易使外部的水气渗入至绝缘胶体10内,造成发光二极管晶片12损坏;或者,该散热底座11从绝缘胶体10中脱落,造成发光二极管支架有不良率升高等的情形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支架改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稳固的发光二极管支架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支架改良,该发光二极管支架至少包含有:一座体,该座体设有一内凹的功能区;复数接脚,各接脚相互分离,分别与该座体固接,且由该功能区内分别向外延伸至座体外部,其中一接脚并于功能区内形成有散热基部,该散热基部的顶面显露于功能区,及底面显露于座体外,且该散热基部侧边形成有凹凸部。
其中,各接脚延伸至座体外部形成有接脚部。该接脚部侧边形成有至少一穿孔。该座体位于接脚延伸的一侧边设有缺口。该散热基部设置发光二极管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发光二极管支架至少包含有:一座体以及复数接脚,该座体设有一内凹的功能区,各接脚相互分离,分别与该座体固接,且由该功能区内分别向外延伸至座体外部,其中一接脚并于功能区内形成有散热基部,该散热基部的顶面显露于功能区,及底面显露于座体外,该散热基座上可设置发光二极管晶片,且该散热基部侧边形成有凹凸部,藉由该凹凸部可增加该散热基座与座体间的结合抓持力,并加强两者间组装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热电分离型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支架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各接脚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支架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凹凸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立体图。
【图号说明】
绝缘胶体10 电极接脚101
散热底座11 晶片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利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利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内定心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徽章式太阳能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