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冬暖温室大棚的常温集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7475.0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平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暖 温室 大棚 常温 集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灌溉节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冬暖温室大棚的常温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使农作物生长不受气候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北方,由于气候干燥,农作物的灌溉基本依赖下雨或使用地下水资源,利用集水窖汇集雨水,待天旱时浇灌作物。集水窖一般位于温室大棚外面,浇灌作物费时费力,且冬季窖内水温过低甚至结冰,降低了集水窖的利用率。冬天由于温室大棚种植室内温度及湿度均较高,与室外的温差较大,种植室内的湿热空气在透明层上遇冷凝结成水珠,滴在蔬菜上造成农作物腐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暖温室大棚的常温集水装置,冬暖温室大棚的种植室地面下挖至当地冰冻线以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集水窖、外集水槽、网状内水槽、内集水槽及滤清池组成;集水窖置于温室大棚侧墙的下面,集水窖上部有清污口,集水窖下部有出水口,清污口及出水口开口于温室大棚种植室内;集水窖通过管道与滤清池连接;滤清池的入口处装有滤网;外集水槽安装在温室大棚种植室透光层外侧的下部,外集水槽的低端与滤清池连接;网状内水槽固定在温室大棚种植室棚架下方,并与内集水槽相连,内集水槽的低端连接集水窖。
本实用新型冬暖温室大棚的常温集水装置,与现有的水窖等集水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外集水槽将种植室透光层上的雨水等汇集在一起流入滤清池,经滤清池的滤网将杂物滤除后流进集水窖;网状内水槽和内集水槽将冬季种植室透光层上冷凝的水珠汇入集水窖,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避免了水珠滴到蔬菜上造成农作物腐烂;集水窖位于温室大棚侧墙的下面,不占用种植室内部和外部的耕地;冬季的温室大棚侧墙起到保温的作用,使集水窖内的积水始终保持常温;地下水可先进入集水窖,待温度升高后用于灌溉;集水窖出水口位于种植室内部下方,水可自动流出,提高工作效率和集水窖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集水窖、2外集水槽、3网状内水槽、4内集水槽、5侧墙、6种植室、7透光层、8棚架、9清污口、10出水口、11滤清池。
实施例1
从图1——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由集水窖1、外集水槽2、网状内水槽3、内集水槽4及滤清池11组成;冬暖温室大棚的种植室6地面下挖至当地冰冻线以下;集水窖1置于温室大棚一侧的侧墙5下面,集水窖1上部有清污口9,集水窖1下部有出水口10,清污口9及出水口10开口于温室大棚种植室6内;集水窖1通过管道与滤清池11连接;滤清池11的入口处装有滤网;外集水槽2安装在温室大棚种植室6的透光层7外侧的下部,外集水槽2的低端与滤清池11连接;外集水槽2用来收集雨水;网状内水槽3固定在温室大棚种植室6的棚架8下方,并与内集水槽4相连,内集水槽4的低端与集水窖1连接,用来收集露水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平,未经刘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