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秸秆切碎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7436.0 | 申请日: | 200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巨东 |
| 主分类号: | A01F29/06 | 分类号: | A01F29/06;A01F29/14;A01F29/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 地址: | 0618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秸秆 切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是将棉杆进行切碎加工的专用设备,属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秸秆中,棉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棉秆是指棉花的杆茎。棉杆由于枝干硬、纤维粗,不适合用作喂养牲口的饲料,其中一部分作为农户的日常生活的燃料,还有相当一部分棉杆在大田中被焚烧掉。焚烧棉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国家所推广的利用棉杆燃烧发电技术,给出棉杆综合处理利用的渠道。供给燃烧发电的棉杆要预先对棉杆进行切碎处理,因而需要大批棉杆切碎机。现有技术中用于棉杆切碎的机械存在一些问题,如刀具设计不适合大批量高效切碎作业,刀具寿命短;喂料装置的喂料速度慢,进料口设计不合理,进料占用人工劳动多,且存有安全隐患等。因此,改进秸秆切碎机的结构、特别是用于棉秆切碎的机械结构,提高其作业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刀具使用寿命长且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高效秸秆切碎机。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高效秸秆切碎机,其构成中包括机架、壳体和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壳体内的切料机构、输料机构、进料机构,其特别之处是:所述切料机构由主轴、刀盘、刀架、刀片和叶片组成,其中,主轴由主电机驱动,刀盘固定在主轴上,刀盘上均布刀架,刀片固定在刀架上,所述刀片与主轴呈12-14°角,所述叶片固定在刀盘上、与刀片间隔配置。
上述高效秸秆切碎机,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前轧辊和后轧辊,上述两辊并排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机架弹性连接,所述前轧辊与主轴由第一链传动传动连接,所述前轧辊和后轧辊经第二链传动传动连接。
上述高效秸秆切碎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前送料辊和后送料辊,前送料辊由送料电机经主动齿轮和第三链传动驱动,后送料辊由送料电机经从动齿轮和第四链传动驱动,所述前送料辊沿轴向在两侧设置环辊螺旋叶片,前送料辊中部设置刺杆,后送料辊上沿轴向设置6-8排棘齿,棘齿角度α为30°。
上述高效秸秆切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壳体后下部、与前、后送料辊对应,所述排料口位于壳体前上部、与刀盘前部对应,所述机架下部设有行走轮。
上述高效秸秆切碎机,所述刀盘上均布四个刀架和四个叶片。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秸秆切碎机工作效率低等诸问题进行了改进,其主要特点如下:1.刀片安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适用于棉杆的高速切碎,刀片安装调整方便,修磨周期和使用寿命都大大延长;2.进料机构的进料速度快,比普通棉杆切碎机喂料提高近3倍;3.进料口的设计方便人工供料操作,且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传动轴承所采用的密闭设计和可靠的润滑设计,可以减少部件磨损。基于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除用于棉秆外,还可用于玉米秸秆、高粱秸秆、麦秸秆、稻谷秸秆,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放大)。
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机架;2.主电机;3.排料口;4.刀片;5.刀架;6.主轴;7.叶片;8.刀盘;9.前轧辊;10.连接板;11.弹簧;12.后轧辊;13.前送料辊;13-1.环辊螺旋叶片;13-2.刺杆;14.后送料辊,14-1.棘齿;15.进料口;16.行走轮;17.第一链传动;18.第二链传动;19.送料电机;20.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第三链传动;23.第四链传动;24.壳体;25.带传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构成机架1、壳体24和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壳体内的切料机构、输料机构、进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包括主轴6、刀盘8、刀架5、刀片4和叶片7,主轴由主电机2经带传动25驱动,刀盘固定在主轴上,刀盘上均布刀架,刀片固定在刀架上,刀片沿刀盘宽度设置,刀片与主轴呈12-14°角,叶片固定在刀盘上、刀片间隔配置。本实施例为四个刀架和四个叶片,可根据需要增减刀架或叶片的数目。本实用新型刀片采用高镍铬耐磨钢,刀片正常使用可7-10天修磨一次,使用寿命可达2年,刀片的安装也非常方便。
仍参看图1、图2,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前轧辊9和后轧辊12,上述两辊并排固定在连接板10上,连接板与机架由弹簧11形成弹性连接,该结构便于前、后轧辊在输料量变化时保持一定的输料压力。前轧辊与主轴由第一链传动17传动连接,前轧辊和后轧辊经第二链传动18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巨东,未经刘巨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磨齿机工作台回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背包式安全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