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7359.9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杉;姜海波;赵玲;冯丽玲;沈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用的柴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日益关注节能问题,并采取了相应对策。其中,发展节油环保的车用柴油发动机,实现社会交通节能目标即是一个重要方面。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柴油车因其节油效果显著、环保性能好,而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事实证明,发展现代先进柴油机是迄今为止解决汽车环保与节能双重压力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柴油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柴油机技术突飞猛进。随着电控喷油、高压共轨、废气再循环和废气后处理等技术的诞生,传统柴油机的缺点得到了纠正,改变了冒黑烟、震动大、噪声高的“墨斗鱼”形象。如今,现代先进柴油机不仅完全能够满足现行的国际排放标准,而且还分担了全球燃油价格持续上涨给车主带来的压力。
在常温下,柴油是透明液体,其黏度较小,流动性好,喷雾效果好,燃烧充分,从而排放低、耗油少。但当环境温度降低后,供油系统中的柴油因黏度增加而流动性变差,柴油滤清器中甚至析蜡和结冰堵塞滤网、管路、滤清器等,造成因供油不足启动困难、行车中突然熄火等故障,同时加大了机件的运动阻力,影响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此时柴油浑浊,黏度增大,流动性、雾化效果变差,燃烧不完全,耗油增加,排放烟雾增大,加大了环境污染。但是现有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如果增加一套加热系统势必会挤占有限的空间。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许多新的方法和不同的方式被不断地提出。在我国现有已申请的专利中有不少是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号为ZL 02268422.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加热器,主要结构为加热腔内设置一个“十”字型基架,发热电阻丝呈螺旋状盘绕在基架上。专利号为ZL 97204019.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柴油加热粗滤器,其主要结构为在柴油加热粗滤器的玻璃壳里安装管状加热元件。专利号为ZL 01218158.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柴油催化器,其实现手段为在柴油滤清器内加装了一个直型加热管,通过温控开关对柴油加热,使油温上升。以上技术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加热元件直接与柴油接触,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安全性能不能保证,加热元件表面高温,局部过热容易将柴油点燃引起油箱爆炸,同时电加热元件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柴油加热器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热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的柴油加热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加热器,结构中包括壳状支架、定位在壳状支架上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加热元件,其改进在于上散热电极片、下散热电极片中间夹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加热元件,借助紧固元件装配为一体且固定在壳状支架上,上散热电极片、下散热电极片分别向外引出电极。
优选的上散热电极片、下散热电极片为金属材料制作且与使用环境配套、并均匀分布通孔的花板。
优选的上散热电极片、下散热电极片的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或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测量仪数据选择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夜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