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密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7342.3 | 申请日: | 200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荆宏健;丁明公;刘金亮;李录彦;郭晓霞;张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30 | 分类号: | B01D3/30;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47507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力 旋转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防止超重力旋转床转动机构向润滑系统串液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超重力旋转床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重力场气液传质设备,它通过高速旋转的床体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场模拟超重力环境,使气液两相在高度湍流下接触,巨大的剪切力将液体撕裂成微米至纳米级的液膜、液丝和液滴,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得到极大强化,以提高传质效率。与传统塔设备比较,单位设备体积超重力旋转床的生产效率可以提高1~2个数量级。
超重力旋转床技术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其独特的性能和特点使其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该新颖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地缩小传统工厂的规模,使其朝微型化及室内化的方向发展,且对众多工业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超重力旋转床工作时,其床体在转轴的带动下,以每分钟数百至数千转的速度旋转,被甩出的液体由壳体汇集后经液体出口管离开旋转床。但在实际运行中,总会有少量液体顺着转轴串到下面润滑系统的密封面,使润滑油失去润滑功能,导致轴承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密封装置,以解决超重力旋转床工作时由于转轴串液,导致轴承损坏频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密封装置为一个安装在超重力旋转床转子下端的不锈钢圆环,并在不锈钢圆环上与转子接触的平面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引流槽,且引流槽与不锈钢圆环同心。在引流槽的外面还均布有若干个引流孔。
所述不锈钢圆环是通过若干个等距离的筋板焊接在转子下端的,且不锈钢圆环的下端与转轴的连接处齐平。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在不锈钢圆环上的引流槽,将被超重力旋转床转子轴部甩出的少量液体顺着引流槽被引流收集走,以阻止液体顺着超重力旋转床的转轴直接串入轴承箱润滑系统的密封面,保护了润滑系统和轴承,保证了超重力旋转床设备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密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给出了一个超重力旋转床的结构示意图,该超重力旋转床包括有旋转填料床5和电机10,充满填料的转子6安装在旋转填料床5的壳体内,与转轴8连接,转轴8通过轴承箱9连接电机10,气体进口2和液体出口1分别与超重力旋转床的壳体连通,气体出口4和液体进口3则分别连通到转子6的内部。
与传统超重力旋转床结构不同的是,在超重力旋转床转子6与转轴8之间安装有一个结构如图1、图2所示的不锈钢圆环7,该不锈钢圆环7通过若干个等距离的筋板焊接在转子6的下端,其下端与转轴6的连接处齐平。在不锈钢圆环7上与转子6接触的平面上设有若干个与不锈钢圆环7同心的环形引流槽11,在引流槽的外面还均布有若干个引流孔12。
本实用新型超重力旋转床工作时,充满填料的转子6在转轴8的带动下,以每分钟数百至数千转的速度旋转,由气体进口2通过转子6外缘处进入填料层和由液体进口3进入转子6内腔的多相流体在超重力的作用下充分接触后,其中气体自转子6中心通过气体出口4离开超重力旋转床,液体则被转子6甩出,大部分汇集在旋转填料床5的壳体内,经液体出口1离开超重力旋转床,由超重力旋转床转子6轴部甩出的少量液体顺着不锈钢圆环7上的引流槽11引流收集,通过引流孔12离开超重力旋转床,从而完成超重力旋转床的整个传质反应过程。整个过程中不会有液体顺着转轴8流下进入轴承箱9的润滑系统,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