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动车组车辆间减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17234.6 | 申请日: | 200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帮成;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陈长庚 |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车组 车辆 间减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于高速动车组两车辆之间,用于降低空气阻力,提高运行速度的装置,属铁路客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列车运行速度在120km/h时,列车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40%,运行速度在160km/h时,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70%。由于列车空气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平方成正比,因此,提高列车运行速度需要降低列车空气阻力。影响列车空气阻力的因素有运行速度,车体头部形状,车体外形、车端结构形式等。
由于高速动车组相邻两车辆端部之间存在间隙,动车组在运行时(速度大于200km/h),气流冲击到车体端墙上就会出现分流和扰动,使空气阻力增加。因此,改变车体端部的结构形式,减轻气流在该处的分流和扰动,对提高列车速度、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气流冲击车体端墙而产生的空气阻力的高速动车组车辆间减阻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速动车组车辆间减阻装置,构成中包括安装于每个车体端墙侧边上的侧风挡,所述侧风挡由形状与车体端墙侧边的弧线相匹配的条形橡胶胶囊及胶囊框架组成,所述橡胶胶囊通过胶囊框架与车体端墙连接。
上述高速动车组车辆间减阻装置,构成中还包括固定于车体端墙上部边缘的顶部导流板,所述顶部导流板的弧度与车体顶板的弧度相匹配且与车体顶板对接,其两端与侧风挡对接。
上述高速动车组车辆间减阻装置,构成中还包括每个侧风挡下方的底部导流板,所述底部导流板的弧度与车体下裙边的弧度相匹配且通过底部导流板支架固定在车辆底架上,其上端与侧风挡对接。
本实用新型在车体端墙两侧加装侧风挡,使车体外形呈流线型,有效减少了气流扰动,降低了空气阻力;侧风挡主体由橡胶胶囊构成,不仅减小了相邻两车体侧壁之间的缝隙,降低了空气阻力,而且可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能力;顶部导流板和底部导流板的作用是尽量缩短相邻车辆间的距离,减少空气分流,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阻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不需动车组解编,而且能大大降低因气流冲击车体端墙而产生的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顶部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侧风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A-A剖视图;
图7是两车辆连接后侧风挡的剖面图;
图8是底部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底部导流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为:1、侧风挡;2、底部导流板;3、顶部导流板;4、胶囊框架;5、橡胶胶囊;6、底部导流板支架;7、车体;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辆间顶部导流板3、底部导流板2、侧风挡1三部分。通过增加侧风挡1,使车体外形流线型化,减少气流扰动降低空气阻力;通过增加顶部导流板3、底部导流板2,缩短车辆间的距离,减少空气分流。
参看图3、图4,顶部导流板3由铝板焊接而成,通过螺栓安装在车顶。
参看图5~图7,侧风挡1由胶囊框架4和橡胶胶囊5构成,橡胶胶囊5通过螺栓固定在胶囊框架4上。胶囊框架4通过螺栓安装在车体端墙上。车辆连挂后,两个侧风挡的橡胶胶囊5密贴,使车体外形流线型化,减少气流扰动达到降低空气阻力的作用。
参看图8~图10,底部导流板2由铝型材焊接而成,通过底部导流板支架6固定在车辆底架上。
参看图11,高速动车组安装顶部导流板、底部导流板后,缩短了车辆间的距离,减少了空气分流。
该减阻装置可快速安装不需动车组解编。根据线路运行和试验要求,可以现场用螺栓安装,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降低空气阻力效果和曲线通过能力,并且满足EN12663:2000《铁路应用——铁路车辆车体结构要求》的相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干衣机排气装置
- 下一篇:汽车车窗洗涤管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