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式O型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6918.4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镒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46 | 分类号: | F16J15/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型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O型环。
背景技术
气体、液体或粉尘的固体均具有泄漏性,而在相关输送或使用上,其机械或管路在衔接处材质的锁合固定时,难免因为加工或材质特性造成缝隙,如果不加理会,则会造成泄漏的问题,轻则是部份物料的损失,重则可能引燃或爆炸或中毒的事件发生。
参阅图1所示,为习用O型环的平面剖示图,该习用O型环10为一实心的圈状体,并该O型环10为单一性(平面状)的型态设计,如此在使用时,虽可设于第一构件11、第二构件12衔接处作为防漏的处理,但其如果拆卸后要再装入时,O型环10已受压变形而无法有效防漏。
习知技术的缺点:习知的O型环均制成平面、实心的形状,而其O型环的使用上较容易受限,并在长时间受压时会定型,造成其如果维修后即需更换的缺失,且其O型环均无法充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式O型环,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密封中,且在拆卸后能够再次使用而不需更换,并能对O型环进行充气,由此不会由于受压而发生定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式O型环,其中:
O型环为一弹性圈体,该O型环内部具有一充气室,O型环截面为圆环形或矩形或长方形,O型环外环面上设有一连通至内部充气室的充气嘴。
其中,该O型环为一圆形块体,O型环包括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其中第一、二、三、四侧面形成中空的充气室,充气嘴设于O型环外缘的一侧面上。
其中,该O型环为筒状体,筒状体周围有多个条体,条体之间的充气室相互贯通。
其中,该O型环为二矩形框连通多个条体的筒状体,矩形框和各个条体之间的充气室均相互贯通。
其中,该O型环为二圆形框连通多个条体的筒状体,圆形框和各个条体之间的充气室相互贯通。
如此在使用上,该O型环容许公差范围的弹性空间较大,如以习用O型环其容许公差在1mm以下,则本实用新型容许公差在10mm以下或更大,且其没有受压定型的问题,并可充气使其膨胀,而可密封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之处如下:
1、提供一种立体式O型环的创新结构型态,O型环设成立体圈状或立体框状,并可向三维发展,其O型环内部设有充气室,侧面设有连通充气室的充气嘴,以对O型环充气膨胀,使其密封防漏。
2、其结构上利用立体形状设计的O型环,而O型环并可向三维发展,且O型环内部设有充气室,一充气嘴设于侧面并连通充气室,据此,其能应用于较大公差的地方,且可容许反复分离组合构件之间防漏,且可反复充气,不会因为受压变形即造成下次组合时防漏效果降低。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详述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O型环的立体示意图。
图2:该本实用新型的其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该本实用新型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实施状态剖示平面示意图。
图4:该本实用新型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实施状态剖示平面充气状态示意图。
图5:为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其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该O型环20为一圆形块体,O型环20的截面为矩形或长方形,包括有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第三侧面23、第四侧面24(如图2所示),其中该第一、二、三、四侧面21、22、23、24形成一中空的充气室25,并于O型环20外环缘的第三侧面23上设一连通至充气室25的充气嘴26,并利用气压设备通过充气嘴26对O型环20的充气室25进行充气使其膨胀,O型环20的截面也可为圆环形,充气嘴可设于圆环形的外侧上。
参阅图3所示,该本实用新型的其一较佳实施例在实施状态的平面示意图,O型环20的使用位置一般均会存在有第一构件30及第二构件40,而其第一、第二构件30、40之间再精密也一定会有间隙50,如此需要O型环20来达到防漏的效果,而当本实用新型的O型环20尚未充气前与第一、第二构件30、40间都还有空隙存在(参见图3),但在充气后(参阅图4所示),则可利用膨胀的O型环20与第一构件30及第二构件40之间的紧密贴合来确保密封的状态,所以该O型环20能应用于较大间隙量公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6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