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挠性结构的热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6894.2 | 申请日: | 200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2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麦尔;孙建宏;陈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4;F28F9/007;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挠性 结构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挠性的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脑装置的资料处理速度也越快,电脑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执行运行时,如CPU、IC元件、功率晶体、电源供应器等,由于通电后内部电阻会产生热量,导致元件温度上升,且集成电路的技术进步及广泛应用,带动电子元件朝向轻、薄、小且高频高速的方向演进,密集度增加使单位面积所产生的热量亦相对地增加,若无适时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排出,高温会导致执行速度降低,对系统的安全及性能会造成很大影响,甚至造成硬件设备损坏,为了抑制电子元件运行时累积过大的热能导致温度上升,必须使用散热装置来进行散热,而热管具有超静音、快速传热、高热传导率、重量轻、尺寸小、无可动件、结构简单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散热领域。
公知的热管构造为抽真空的密封管体,在管体内壁面设有毛细组织,而管体中央则为蒸汽通道,并在抽真空的管体内注入工作流体,其容量相当于毛细组织的孔隙总容积,工作流体的特性为汽化热高、流动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沸点较低,如水、乙醇、丙酮等,热管依吸收与散出热量功能可分为蒸发段及冷凝段,当蒸发段受热时,毛细组织中的工作液体吸收热量而温度上升,达到液体蒸发点时,温度保持不变,仍持续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压差下快速通过管体内通道,到达冷凝段时蒸汽冷却,温度下降到冷凝点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放出大量的热量,热量经由热管传到外界散发,并使蒸汽凝结成液体进入毛细组织,而液体在毛细组织的毛细力作用下回流到蒸发段,以持续相变化的热能循环来传输热量。
公知的热管在制造成型时通常为直圆管状,其用以热连接发热源及散热体,将发热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体来发散,由于发热源及散热体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且发热源及散热体之间的路径尚装设有其他元件,热管必须依使用场合的状况而弯曲成需要的弧度,来闪避其他元件或达成连接目的,然而,在对热管进行弯曲作业时,必须以器械才能将直圆管状热管弯曲成型,难以直接以人力弯曲,又,以预先进行弯曲成型的热管,在实际安装时若有误差,则亦必须再以器械来重复调整热管的弯曲角度,麻烦、费时且浪费人力成本。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改善并增进效能,终能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挠性结构的热管,可依实际使用需求,以人力便能轻易将之弯折成所需形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可挠性结构的热管,包括:
一金属管体;
一可挠性结构,成型于该金属管体上,该可挠性结构主要由相互间隔设置的多数个环圈所构成,且该等环圈的中心被该金属管体的轴心线所限定;
一编织网,布设于该金属管体的内部,该编织网于对应该可挠性结构处成型有贴接该等环圈的多数个凸环;
一工作流体,填注于该金属管体的内部并附着于该编织网中;以及
一支撑元件,穿设于该编织网的内部,该支撑元件推抵该编织网朝向并贴接该金属管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挠性结构成型于金属管体上,使热管依据实际组装情况而必须弯曲时,可直接以人力弯折成型而不需要使用器械,使得方便组装并节省工时,且编织网及支撑元件随热管弯曲而弯曲,不会因弯折而断裂,令编织网保持与金属管体的内壁贴接的状态,并使工作流体顺畅地在编织网中流动而不会被阻断,以维持良好导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体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金属管体10,可挠性结构20,环圈21,编织网30,凸环31,工作流体40,支撑元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挠性结构的热管,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体的轴向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该具有可挠性结构的热管包括一金属管体10、一可挠性结构20、一编织网30、一工作流体40及一支撑元件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6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站仪坐标快速定位装置
- 下一篇:带补偿装置的管板式换热器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