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挂于路灯的太阳能电源捕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6750.7 | 申请日: | 200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直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直谦 |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灯 太阳能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挂于路灯的太阳能电源捕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附挂于现有路灯的设计,使用太阳能电源及结合捕蚊功能,达到减少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的捕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蚊灯,如台湾核准公告的新型专利权第M285224号捕蚊灯构造,所述捕蚊灯包含一底座、一个以上的灯管、一电击网、一护栏及一上盖;其中,所述上盖设有一组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连结至灯管及电击网,控制所述灯管及电击网的通电与否;所述上盖顶面适当处设有一透孔,所述透孔供一光感测元件穿设于其中,所述光感测元件设有一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在穿过本体顶面的透孔后是螺设一螺帽,令所述光感测元件固设于捕蚊灯的上盖;通过上述设置,当所述光感测元件感测光线昏暗时,即控制灯管发亮及使电击网通电,当所述光感测元件感测光线明亮时,即关闭所述灯管及电击网的电流,达致自动控制的便利性;然而,此种结构设计多是家庭室内或庭院范围内使用的小型捕蚊灯具,且设计上均为以交流市电为电力来源,直接置于地面使用,此种小型捕蚊灯具一般可以应付家庭捕蚊使用。
而对于某些具有开放空间的公用场所而言,如街道、公园或具有照明灯具的室外集合场所,由于所述场种植许多树木花草,并设有水池或水沟或有器材甚至是杂物的堆积,因此容易滋生及繁殖蚊虫;然而,此些场所却并未设计足够的交流插座,对现有的捕蚊灯供电,且因室外空间面积较广需要设置的捕蚊装置较多,因此并不适合需要以市电为电源的家庭用小型捕蚊灯具使用,故对于开放空间的公用场所使用的捕蚊装置实有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使用市电的小型捕蚊灯具并不适合开放空间的公用场所的捕蚊需求,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于放空间的公用场所使用的捕蚊装置,特别是一种可附挂于现有路灯并使用太阳能电源的捕蚊装置。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以附挂于路灯的太阳能电源捕蚊装置,其包括
一上壳体,其顶面设有一太阳能晶片组,且所述上壳体设有一光感应开关;
一电池座、一电源及一高压产生电路及多个LED集蚊灯,所述电源及高压产生电路分别与上壳体的太阳能晶片组及光感应开关电连接,且可将太阳能晶片组所转换的电能对所述电池座的一个以上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光感应开关可以控制于夜间启动充电电池供给LED集蚊灯及产生电击所需高压电源;
一隔离板,间隔设置于LED集蚊灯下方,为透明材料所制成;
一电网座,间隔设置于隔离板下方,且所述电网座外形与隔离板相配合,其具有一由正及负极形成的电击网,又所述电击网与电源及高压产生电路相连通;
一下壳体,可与上壳体相结合,并可以间隔容置电网座及隔离板于内;以及
一连接杆,其为一定长度及具有弯曲弧度的圆管体,其中一端连接于上、下壳体,而相对另一端可以与现有的路灯灯杆相结合。
将本实用新型经由连接杆附挂于现有的路灯灯杆上使用时,所述太阳能晶片组可将日间太阳光源转换成电能储存于充电电池,在夜间,通过光感应开关的启动,所述充电电池可以提供LED集蚊灯及电网座的电源,LED集蚊灯可引诱蚊虫聚集,再利用电网座将蚊虫电击死亡,而达到减少户外蚊虫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结合于路灯灯杆的实施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部分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5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直谦,未经陈直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6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