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4386.0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王宝勇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单元,特别是涉及一种由热塑性复合材料制成的建筑用模板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建筑模板多为钢模板或木模板。钢模板结构坚固,但其重量大,易腐蚀,脱模困难等缺陷也不容忽视;木模板重量轻,但由于其使用时容易受到水的侵蚀,容易腐烂,很难多次重复利用,造成巨大的浪费。
近年来由热塑性复合材料制成的建筑模板以其重量轻,易脱模,可多次重复利用,能回收,耐腐蚀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它不但具有重量轻,可多次重复利用,能回收,耐腐蚀等特点,更以其出色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
一种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单元,所述的模板单元主要由光滑的面板(1)、边框(2)、横肋(3)、纵肋(4)、加强斜撑(5)、腰孔(6)组成。面板(1)以平面为基本形,当要构成弧形建筑物时,亦可设计成曲面。面板通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根据需要亦可设计成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边框(2)、横肋(3)、纵肋(4)设于面板(1)的工作面的背面并与面板(1)连成一体,边框(2)围设于面板(1)周边,横肋(3)与纵肋(4)交叉,边框(2)与横肋(3)和纵肋(4)等高,将面板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为加强面板的强度,在每个小单元的面板背面设有加强斜撑(5);该加强斜撑(5)可呈交叉或网格状分布,以达到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边框(2)的内侧设有若干三角形加强筋板(7),边框(2)的外侧设有面板凸棱(8),边沿凸棱(9)和竖凸棱(13),凸棱(8)可保证模板拼装时是边沿的线接触,确保施工时不发生漏浆,边沿凸棱(9)和竖凸棱(13)主要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凸棱(8)、边沿凸棱(9)、竖凸棱(13)等高。在边框(2)上设置均匀分布的腰孔(6),模板单元连接时金属连接件通过腰孔(6)实现连接。腰孔(6)周围设有起加强作用的凸台(11),为进一步加强结构的刚性和强度,凸台(11)与凸棱(8)、边沿凸棱(9)之间亦可设凸台凸棱(12)。凸台(11)和凸台凸棱(12)的高度低于凸棱(8)、边沿凸棱(9)和纵肋(4),或与凸棱(8)、边沿凸棱(9)和纵肋(4)等高,以确保模板单元连接时,面板(1)之间实现线接触。
为满足施工需要,可在横肋(3)与纵肋(4)的交叉点采用圆柱状中空结构或设计成穿墙螺栓孔(1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设计是,边框(2)夹角处设有角部加强结构(14),该角部加强结构(14)由位于角部的一个柱状体(15),以及与柱状体(15)相连的三块加强筋板构成,角部加强结构与边框等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中模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中模板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四中模板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中建筑模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模板单元由热塑性复合材料制成光滑的平面面板(1)、边框(2)、横肋(3)、纵肋(4)、加强斜撑(5)、腰孔(6)组成。面板(1)为长方形,边框(2)、横肋(3)、纵肋(4)设于面板(1)的工作面的背面并与面板(1)连成一体,边框(2)围设于面板(1)周边,横肋(3)与纵肋(4)垂直交叉,边框(2)与横肋(3)和纵肋(4)等高,将面板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横肋(3)与纵肋(4)的交叉点采用圆柱状中空结构或设计成穿墙螺栓孔(10)。该加强斜撑(5)沿所述小单元面板的一条对角线轨迹分布,相邻两个加强斜撑首尾相接,边框(2)的内侧设有若干三角形加强筋板(7),该加强筋板为与面板成30度角的三角形。边框(2)的外侧设有面板凸棱(8),边沿凸棱(9)和竖凸棱(13),在边框(2)上设置均匀分布的腰孔(6),腰孔(6)周围设有起加强作用的凸台(11),凸台(11)与凸棱(8)、边沿凸棱(9)之间设有凸台凸棱(12)。凸台(11)、凸台凸棱(12)、凸棱(8)、边沿凸棱(9)和竖凸棱(13)等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建筑模板单元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建筑模板单元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述加强斜撑(5)沿小单元面板的两条对角线轨迹分布,呈交叉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三中建筑模板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建筑模板单元之间的区别在于:面板(1)为正三角形,横肋(3)(或纵肋(4))与边框(2)平行,将面板分成若干小正三角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四中建筑模板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建筑模板单元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述面板(1)为等腰梯形,横肋(3)(或纵肋(4))与边框(2)平行,将面板分成若干小正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4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升降无风自吹旗帜的万向旗杆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方便快捷安装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