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3082.2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冬;陈钰萍;沈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倒棱机上 自动 毛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特别是涉及到在T排倒棱机上对钢板上焊渣、毛刺进行清除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等领域中,往往需要对钢板倒圆角后才能应用。钢板的倒圆角工作是由T排倒棱机来完成的,但是首先要把一整块钢板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后才能够进行倒圆角,或者将钢板焊接成一个所需的尺寸。
但是,目前常用的钢板切割技术中,经切割后的钢板,会存在焊渣、毛刺,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后才能进入T排倒棱机进行四条边的倒圆角。如果去渣、去毛刺不彻底,将会导致T排倒棱机故障。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人工的方式将上述的毛刺、焊渣去除,然后再进入到T排倒棱机进行倒圆角。若是由打磨工人采用人工打磨,工作量大,且打磨过程中需将钢板悬吊进行打磨,不安全因素多,危险性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在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的装置。该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通过在钢板进入到T排倒棱机前进行去处焊渣、毛刺,从而省去人工操作、清洁完整、操作安全,并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该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安装在T排倒棱机的钢板进口处,其包括有抵于钢板左上棱、右上棱、左下棱和右下棱的刀具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具组包括有抵于左上棱上的左上刀、抵于右上棱上的右上刀、抵于左下棱上的左下刀和抵于右下棱上的右下刀。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化设计中,所述的左上刀和右上刀水平设置,左上刀的侧棱和右上刀的侧棱分别压于钢板的上平面的两侧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下刀和右下刀竖直设置,左下刀的顶面和右下刀的顶面分别抵于下平面的两侧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上刀和右上刀分别安装于刀具支架上,所述的刀具支架可上下调节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下刀和右下刀分别安装于刀具支架上,所述的刀具支架可上下调节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下刀和右下刀位于T排倒棱机钢板入口的材料轨道轮的内侧,所述的左上刀和右上刀位于T排倒棱机钢板入口的材料轨道轮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具组位置处设有一根喷气管,该喷气管连通于气泵以喷出压缩空气至钢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具组内的四把刀均为白钢刀。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刀具组的位置可调节,能适应不同规格的钢板去渣、去毛刺和倒棱要求。
2、将打磨和倒棱工序结合起来,省去人工打磨工序。使倒棱工序要求的各工艺参数得到严格的保证,设备故障率明显下降。
3、由于实现了机械化的操作,节省了人工,使得生产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4、取消了人工打磨这道工序,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比以前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的刀具组的放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的刀具组中各刀具与钢板的接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地说明其结构和应用,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思路是在T排倒棱机1上安装刀具组2,该刀具组2包括了上、下两排错列布置的四把刀,刀的位置与待处理的钢板6四条棱相对应。这样可以一次性完成去渣、去毛刺工序和倒棱工序。这里的刀为具有棱边的柱体,该刀具的棱边接触到钢板的棱边将其上的毛刺、焊渣刮去。为了便于固定和更换,一般刀具设计为方形棱柱体。上述的刀具一般采用白钢做成,由于刀具材料硬度较大,一般只能采用磨削来改变其外形。在刀具的制造、修磨中,常见的刀具磨床有以下几种:磨槽机、磨顶角机、修横刃机和手动万能刀具磨床。
本实用新型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具体是安装在T排倒棱机1的钢板进口处,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T排倒棱机上的自动去渣、去毛刺装置的刀具组的放置示意图。图中的M箭头所指向的位置即为刀具组的放置位置,也即T排倒棱机的钢板进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3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装置及应用该加热装置的预热模块与预热设备
- 下一篇:钻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