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顶面型荧光灯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2613.6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新 |
主分类号: | H01J61/32 | 分类号: | H01J6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吸顶面型 荧光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吸顶面型荧光灯管,尤其是一种较大功率的平面型或者伞面型的荧光灯管,该灯管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由分支组合而成的。
背景技术
吸顶面型荧光灯管,通常造型都是平面环形灯管或者平面双D形灯管。由于环形灯管或者双D形灯管中灯管的弯曲多,很难直接在成型玻管内涂敷荧光粉;通常做法是在直玻管内涂粉后,再将直玻管在火焰中加热软化,弯成环形或双D形。这种先涂粉后高温加热弯管的制灯工序中,已涂覆的荧光粉在弯管中受高温影响,会造成荧光粉的性能变化,使荧光灯的光效受到不良影响,特别是灯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光衰就会很严重。其次,普通环形或双D形灯管,由于发光面积单一,发光面不均匀,光亮度低,会形成灯管暗斑,影响美观。再者,纯平面的灯管结构,灯管平面与整流器距离较近,灯管产生的热量会影响电子整流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创造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光面均匀,光源面发光饱满,光衰影响小,光效高,能有效延长电子整流器使用寿命的新型吸顶面型荧光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创造方案是这样的:该荧光灯管是由多支变U形涂粉管,即梅花瓣状管,经热融拼接组成的梅花状灯管。其中的梅花状灯管由5支或5支以上的变U形涂粉管融接组成;梅花状灯管既可以由相邻的花瓣状管串联融接为一体,也可以由相邻的几个花瓣灯管支管共同组合而成;梅花状面型灯管可以是平面型的,也可以是花瓣向上翘起的伞面型的,且翘起的角度要小于30度。
将现有的环形或双D形的面型灯管改为本实用新型的梅花状面型灯管,这样既满足了大功率、长灯管、小尺寸的造型设计要求,又可弥补先涂粉、后加热、再弯管影响荧光粉性能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梅花状面型荧光灯管,可以由5支或5支以上的变U形涂粉管融接组合而成。这里所说的变U形,不是指两脚平行的标准U形,而是指弯曲成了花瓣状的变形U形;所说面型,不单指平面型,也包括灯管的花瓣支管向上翘起的伞面型,但翘起的角度要小于30度。此外,还可以视灯的功率大小,既可以制造相邻花瓣串联融接为一体的单支灯管,也可以制造由多个间断支灯管并行组成的组灯管。制造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灯管,最好选用管径型号为T4、T5、T6的玻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伞面角度示意图。
1——梅花状灯管的花瓣管单元1;
2——梅花状灯管的花瓣管单元2;
3——花瓣管单元1和花瓣管单元2的融接连接处;
4——本实用新型灯管的接线头;
5.1——本实用新型中分支组合灯管中的支管之一;
5.2——本实用新型中分支组合灯管中的支管之二;
α——本实用新型中的伞面型灯管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平面梅花状灯管的示意图。它是由6个已涂粉的花瓣管单元1、单元2等,将相邻脚3等融接相连,串接为一体,所组成的独支灯管,在灯管的两端分别接有电极4,该造型灯管可采用T4管制作。
实施例2:如图2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表现形式。灯管由5.1和5.2两支联合组成,各分别由三个花瓣管单元串联融接而成,该造型灯管可采用T5管制作。
实施例3:如图1和图3所示。融接各花瓣管单元时,可以将整体灯管制造成伞面型的灯管,即将各花瓣管单元向上翘起,从而使整个梅花状灯管的伞面与水平面呈小于30度的夹角,再进行各花瓣管单元的融接,即可完成,该造型灯管可采用T6管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新,未经吴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芯片以及处理芯片的集成结构
- 下一篇:高效节能冷阴极灯的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