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液回流控制与节能熔窑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438.0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8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丰;张有新;孙兴银;施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8 | 分类号: | C03B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彭茜茜;白益华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回流 控制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与节能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熔窑玻璃液回流控制与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工业熔窑中,澄清玻璃液大量回流,造成二次加热,产生能量损耗问题。
如图1所示,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等池深结构设计的玻璃工业熔窑。所述玻璃工业熔窑包括初始液流区1、邻近所述初始液流区1的玻璃液回流区2、在所述初始液流区上方的配合料区3和邻近所述配合料区的泡沫区4。所述配合料的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和配合料本身带来的气体形成邻近所述配合料区的泡沫区4。泡沫区4的形成是由于配合料的高温分解会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配合料本身也会带入大量的气体。玻璃工业熔窑的初始液流区1中形成初始液流A,所述玻璃液回流区2形成生产流C和玻璃液回流B。
从上述图1可知,由于玻璃液大量回流,也即玻璃液回流B的流量大的时候会造成二次加热,产生能量损耗问题。特别是在能源紧张的现状下,解决流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降低能量损耗,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设计采用各种池底结构;或者各种技术措施手段。
由于现有技术的生产实践中大量采用的都是等池深结构设计。如果对这些玻璃熔窑进行节能改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有技术采用的各种节能手段较为复杂,有些需要对熔窑的结构进行大幅度变更,有些需要建造新的炉窑,或是需要复杂的附属设备。因此,本领域缺乏一种改变熔窑工况,使之有利于熔化和澄清,达到最佳工况下,生产高质量的玻璃液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的熔窑。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改变熔窑工况,使之有利于熔化和澄清,达到最佳工况下,生产高质量的玻璃液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的熔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熔窑工况,使之有利于熔化和澄清,达到最佳工况下,生产高质量的玻璃液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的熔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液回流控制与节能熔窑,包括初始液流区、邻近所述初始液流区的玻璃液回流区、在所述初始液流区上方的配合料区和邻近所述配合料区的泡沫区,
所述初始液流区的池底具有第一平面池底结构;
所述玻璃液回流区的池底由邻近所述第一平面池底结构的斜坡结构、和邻近所述斜坡结构的第二平面池底结构组成。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斜坡结构与所述池底呈一锐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平面池底结构的长度a、斜坡结构的长度b、第二平面池底结构的长度c的比例为:a∶b∶c=(3~50)∶(1~30)∶(2~50);
其中所述各长度是指各个结构在池底上的投影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斜坡结构中,其高度d与长度b的比例在(1~1.2)∶(1~30)之间;
所述长度b是指其在池底上的投影距离;
所述高度d是指其在池高上的投影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平面池底结构的长度a为3000~50000mm;
所述斜坡结构的长度b为1000~30000mm;
所述斜坡结构的高度d为100-800mm;
所述第二平面池底结构 的长度c为2000~500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斜坡结构的池底处设置优质铺面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铺面砖结构采用有利地减少玻璃液回流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①该种熔窑改变了玻璃液对流,提高了玻璃液质量、回流量减少30%-60%;和传统熔制技术比较可节能10%;更优选地采用优质池底铺面砖,澄清池变浅,提高该区玻璃液的温度,减少深度上的玻璃液的静压,有利于气泡的排除。
②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采取斜坡抬高澄清部,池底高度100-800mm,更好的通过变浅澄清池深,减少玻璃液的回流,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熔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液回流控制与节能熔窑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上标出了第一平面池底结构11的长度a、斜坡结构21的长度b、第二平面池底结构22的长度c和斜坡结构21的高度d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石灰消化器
- 下一篇:大流量型两级反渗透式超纯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