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干式地暖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332.0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东;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舒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52 | 分类号: | E04C2/52;F24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暖模块,尤其是一种多层干式地暖模块。
背景技术
地板采暖已经成为国内采暖方式的主流,但传统的地板采暖安装方式为称为湿式地暖,其工艺为多层现场复合,面层浇注沙石混凝土作为承重和传热介质,施工极为繁琐、能耗很高,热效应时间很长、占建筑物层高10公分左右,对建筑物承载重量大。针对湿式地暖工艺的诸多不足,近年出现了干式地暖技术产品,即干式地暖装置等,用于干式地暖采暖场合使用,克服了湿式地暖工艺的一些不足,现有的干式地暖装置等产品一般包括导热层、隔热层,导热层与隔热层固接,导热层与隔热层上对应设有地暖盘管槽,地暖盘管槽一般都为半圆弧形,地板直接铺设于导热层之上。由于干式地暖工艺无需进行回填,干式地暖占建筑物层高较低,仅为5公分左右,且散热性能好、热效应时间短,是一种优选的地暖技术。但由于导热层的高效散热,温度上升很快的同时,下降也十分迅速,不利于热能的充分利用,且对于体质较弱的用户来说,温度变化过于迅速也会导致不适。除此之外,因为铺设地暖模块预留缝隙,且干式地暖模块通过金属材质的导热层直接同地板接触,摩擦力小,会发生微小的位移,产生声响,影响用户生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干式地暖模块,通过在导热层之上覆盖一层蓄热调整层,以解决干式地暖模块蓄热、位移出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层干式地暖模块,包括设有对应地暖盘管槽的隔热层1和导热层2,导热层2固接隔热层1、并位于隔热层1上方,其特征在于:导热层2上还固结一蓄热调整层3。
蓄热调整层3厚度为10-40mm之间。
蓄热调整层3的材质为石膏层或碎石水泥层。
所述导热层1的导热材料采用陶瓷、金属、橡胶、石膏、瓷砖或水泥砂浆。
所述金属为铝、紫铜板、黄铜板或镀锌板。
所述隔热层为高密度挤塑板层、挤塑板层、发泡聚苯乙烯保温板或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
所述隔热层2底部开固定槽4,固定槽固结固定杆5穿隔热层2过导热层1、蓄热调整层3。
所述固定槽4位于地暖模块的顶角。
所述固定杆5为木质。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了蓄热调整层,使由导热层快速散出的热量在蓄热调整层中得以存储,使热量保持的更为长久,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也使蓄热调整层上的地板得以均匀、逐步的升温或降温,避免了极速升温、降温给用户带来的不适。而且本新型多层干式地暖模块还可以在地暖模块底部四角的隔热层加设了固定槽,固定槽内卡有的固定杆穿过隔热层、导热层、蓄热调整层,进行固定,防止移动,粗糙的蓄热调整层表面会增加同地板的摩擦,避免声响。在制造工艺方面,本新型多层干式地暖模块结构简单,仅需在现有的地暖模块上固接一层蓄热调整层,实施方便、成本低廉,适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由粗实线标识的导热层2为铝片,用粘合剂固接于位于隔热层2的上方,隔热层2为EPS(即expanded polystyren,发泡聚苯乙烯保温板)或XPS(即extruded polystyren,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层。导热层2上覆盖一层蓄热调整层,选材为石膏板。隔热层2的底部开有固定槽4,内卡有固定杆5,固定杆5穿过隔热层1、导热层2和蓄热调整层3,同蓄热调整层3外表面齐平。虚线所示为透视部分。
本发明的三维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固定槽和固定杆设置在地暖模块的各顶角,以固定各层间位置,避免各层间位移。
使用时,地暖模块中倒Ω管槽内的地暖盘管发热后,直接接触导热层2进行散热,所散热量经蓄热调整层3吸收,存储于蓄热调整层3中,并向铺设于蓄热调整层3上的地板供热,地暖模块工作启动和关闭时,温度上升下降都会较为舒缓,使人体易于接受。且由于蓄热功能,所需热量可以支持更长时间使用,节约能源有利环境。另,由于蓄热调整层的选材,增加了摩擦系数,减少了地板和地暖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移,避免了摩擦产生的声音,更为安静。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舒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舒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