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钢片磁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276.0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沈侃毅;靳伟忠;周琳;刘海;徐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钢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的磁性测量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硅钢片磁测装置。
背景技术
硅钢是重要的金属功能材料之一,铁损和磁感是硅钢的两个重要的磁特性指标。目前,在硅钢片的磁特性检测过程中,样品都是在不带应力情况下进行的。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硅钢片又往往是在带有应力情况下进行工作。因此,硅钢片的磁特性检测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磁特性变化情况。专利申请号为20082019021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片磁性测量仪的涂层张力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主要是针对于检测硅钢片的涂层以及底层的张力情况,但是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由于被试样受力点仅在一侧端部,这会使试样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偏斜,导致磁测时的取向度变差,影响测量结果;2、由于采用砝码作为施加应力的工具,不但会限制在实际运用时的张力量程区间,从而无法检测到极端情况下试样的磁性能,而且因砝码无法做到对拉力更精细地分配,从而导致在磁测过程中所施加的张力不是连续数据,而只是离散数据,降低了测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钢片磁测装置,该磁测装置能够在检测硅钢片的磁特性时提供精确而又连续的应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硅钢片磁测装置包括内设试样的磁测部件,还包括底座、拉力计和拉力部件,底座上分别设有限位立柱和支架,所述试样一端固定于限位立柱上,另一端与拉力计相连,拉力计另一端与拉力部件相连,拉力部件设于支架上。
所述的拉力部件包括手轮、钢丝绳和卡位器,手轮设于支架上,钢丝绳一端绕设在手轮上,另一端与拉力计相连,卡位器设于手轮上。
所述的限位立柱为一对,所述的试样一端设有两个通孔,并套设于限位立柱上,试样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并与拉力计的挂钩相连。
所述的拉力计为电子数显型拉力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磁测装置包括内设硅钢片试样的磁测部件、底座、拉力计和拉力部件,底座上分别设有限位立柱和支架,试样一端固定于限位立柱上,另一端与拉力计相连,拉力计另一端与拉力部件相连,拉力部件设于支架上。该磁测装置通过手轮转动来拉伸试样,通过拉力计显示和记录拉力,为试样的磁测提供精确而又连续的拉力,从而实现在受应力情况下检测硅钢片磁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磁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俯视 图;
图3是图1中的限位立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磁测装置10包括内设试样的磁测部件11,该磁测部件11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同样也包括上、下两个对称设置的U型磁轭111、线圈、磁测器(图中未示出)等,其中U型磁轭111的相对端面上分别嵌有无磁性框架112;硅钢片试样1则设于无磁性框架112之间,并且两端分别穿出无磁性框架112。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该磁测装置10还包括底座12、拉力计13和拉力部件14,底座12上分别设有限位立柱15和支架16,限位立柱15为一对,试样1穿出的一端上设有两个通孔,并通过通孔套设于限位立柱15上,试样1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并与拉力计13的挂钩相连,拉力计13另一端与拉力部件14相连,拉力部件14设于支架16上。拉力部件14包括手轮141、钢丝绳142和卡位器143,手轮141设于支架16上,钢丝绳142一端绕设在手轮141上,另一端与拉力计13相连,卡位器143设于手轮141上,起到锁扣的作用,从而确保放手后手轮141不再回转,保持预设拉力不变。为了更准确地记录和读取拉力数值,可选用电子数显型拉力计,其可以显示0~20kgf范围内的任意大小拉力,精确度达到0.01,能够满足带应力磁测的需求。
该磁测装置10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簧式平开幕
- 下一篇:多用户集中式电能表进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