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状物质取样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249.3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状 物质 取样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粉态流体材料的抽样测试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粉状物质取样工具。
背景技术
粉状材料是广泛应用的原料,比如,混凝土搅拌就要使用到多种粉状材料。目前,混凝土拌站粉的原料运输一般采用车运和船运两种方式,大都采用罐体装置,罐体高度在1.5m左右,这样对粉料的取样地点就局限于运输车和运输船的罐体顶部,取样口直径仅为500mm左右,取样时用铁锹取样,只能取到上部样品。这种取样方法取到的粉料样本缺乏对产品总体的代表性,也不符合标准的取样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取样代表性高的抽样工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状物质取样工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粉状物质取样工具,包括外筒、内筒和把手,内筒插入外筒内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内筒的上方固定一把手,其特征是:外筒的侧面开有3~10个外取粉口,外取粉口沿外筒的准线平均分布,外取粉口仅开口于外筒的一侧且和外筒的内孔贯通。内筒的长度和外筒内腔的深度相同,内筒的侧面开有3~10个内取粉口,内取粉口的数量及大小都和外取粉口相同,内取粉口沿内筒的准线平均分布,各内取粉口之间都由分隔板密封隔开,内取粉口仅开口于内筒的一侧且和内筒的内孔贯通,在内筒完全插入外筒内后,内取粉口和外取粉口互相正对,且内取粉口处内筒壁所对应的圆心角和外取粉口处的外筒壁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在360°~540°之间。外筒底部或内筒底部用底板封闭。
所述的粉状物质取样工具,外筒底部或内筒底部用锥形楔封闭,外取粉口的高度为外筒内腔深度的10%~2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内筒插入外筒内,用把手转动内筒,使内取粉口和外取粉口以开口相对,这样内筒的筒壁、外筒的筒壁和分隔板构成一相对封闭的空腔,将本实用新型插入待取样的粉料内,使其外取粉口和内取粉口尽可能多地没入粉料内,随后转动内筒,使内取粉口处内筒的筒壁和外取粉口处外筒的筒壁互相贴合,使粉料填入内筒,然后再转动内筒,再次使得使内取粉口和外取粉口以开口相对,这样内筒的筒壁、外筒的筒壁和分隔板构成一相对封闭的空腔,空腔内即填满了待取样的粉料,最后将本实用新型抽出完成取样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沿直线分布的若干取粉口实现了在粉料中分层取样,一次可同时抽取不同层面的粉料,克服了原先取样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检查出同一罐体内上层和下层的质量差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抽取效果好,样本的代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筒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筒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筒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筒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筒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筒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锥形楔封闭内筒底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粉状物质取样工具,包括外筒1、内筒2和把手3,外筒1和内筒2都用PVC塑料制成,外筒1的内腔深度为1800mm,外筒1如图1~图3所示,外筒1的侧面开有4个外取粉口11,外取粉口11的数量根据外筒的长度、粉料的高度以及抽样要求而定,可在3~10个之间。外取粉口11沿外筒1的准线平均分布,高度为300mm,外取粉口11仅开口于外筒1的一侧且和外筒1的内孔贯通。
内筒2如图4~图6所示,内筒2插入外筒1内两者形成间隙配合,内筒2的上方固定一把手3,内筒2的长度和外筒1内腔的深度相同,内筒2的侧面同样开有4个内取粉口21,内取粉口21的大小和外取粉口11相同,内取粉口21沿内筒2的准线平均分布,各内取粉口21之间都由分隔板22密封隔开,内取粉口21仅开口于内筒2的一侧且和内筒2的内孔贯通,在内筒2完全插入外筒1内后,内取粉口21和外取粉口11互相正对,内取粉口21处内筒2壁所对应的圆心角和外取粉口11处的外筒1壁所对应的圆心角都为200°。内取粉口21处内筒2壁所对应的圆心角和外取粉口11处的外筒1壁所对应的圆心角可根据粉料的流动性而定,一般在180°~270°之间,这样确保两圆心角之和在360°~540°之间。内筒2底部用底板23封闭。
如图7所示,内筒2底部也可以用锥形楔24封闭。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内筒2插入外筒1内,用把手3转动内筒2,使内取粉口21和外取粉口11以开口相对,这样内筒2的筒壁、外筒1的筒壁和分隔板12构成一相对封闭的空腔,将本实用新型插入待取样的粉料内,使其外取粉口11和内取粉口21尽可能多地没入粉料内,随后转动内筒2,使内取粉口21处内筒1的筒壁和外取粉口11处外筒1的筒壁互相贴合,使粉料填入内筒2,然后再转动内筒2,再次使得使内取粉口21和外取粉口11以开口相对,这样内筒2的筒壁、外筒1的筒壁和分隔板12构成一相对封闭的空腔,空腔内即填满了待取样的粉料,最后将本实用新型抽出完成取样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样阀门
- 下一篇:一种家电过滤器性能测试的简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