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可调节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1462.2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绪东;李先林;路志浩;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D27/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机 基础 转换 钢结构 调节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可调节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技术,在陆地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已经注意到陆地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如占地面积大、噪声污染等问题。海上风力资源丰富,海上风力发电受噪声、鸟类影响及电磁波干扰等问题的限制较少,它不占用陆上土地资源,不涉及土地征用等问题。再有,海上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较小,因此不需要建立很高的支撑塔架,从而可以降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成本。还有,海上湍流强度低,海平面摩擦力较小,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上的疲劳载荷减少,因而可以延长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由于以上诸多优点,海洋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风电市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0m以内的海域面积辽阔,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沿海经济发达电力紧缺区)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风电必将会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来源。
在我国东部浅海和潮间带建设风机机组,其基础形式若采用已有的桩基加混凝土承台方式有诸多困难:混凝土不易运输至现场、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高、综合造价高等。有鉴于此,采用多钢管桩加转换钢结构的基础形式即能克服上述不足。转换钢结构可在工厂制作,再运输至工地,与桩连接,故该种基础体系具有制作简便,运输、安装方便,施工难度低,现场焊接量小,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便于在海上恶劣天气的间隙时间施工,综合效益良好等优点。但由于桩在现场施工后会存在平面和高度方向的偏差,通常采用螺栓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形式,对精度要求很高,因此无法适应桩的施工误差,不能满足此处的连接要求。若采用现场焊接来适应施工误差,现场条件则无法保证焊接质量,由此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可调节连接节点,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风机基础转换钢结构通过短柱与钢管桩连接,其连接节点可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可调节连接节点,它包括钢管桩、风机基础转换钢结构,它还包括固定套环及支托,基础转换钢结构的短柱从钢管桩顶部插入钢管桩内形成内套式连接,固定套环则套装于短柱上,同时固定套环与短柱和钢管桩支托焊接在一起;
所述钢管桩通过短柱与风机基础转换钢结构连接。
所述短柱与钢管桩之间的空隙内灌注高强度灌浆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可调节连接节点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转换钢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连接节点与钢管桩连接,空间三向可调节,可适应桩的施工误差,实现现场安装时节点的可调节目标,满足现场连接要求。
2、现场焊接工作量小,安装方便,速度快。
3、节点受力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可调节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为钢管桩,2为风机基础转换钢结构的短柱,3为固定套环,4为钢管桩内衬板及加劲板,5为短柱底板及加劲板,6为短柱2和钢管桩1之间的水平调节间隙,灌高强度灌浆料,7为钢管桩顶部的支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可调节连接节点,风机基础钢桩可以是钢管桩1,钢管桩1为普通钢管桩,可为方形管、圆形管或多边形管;钢管桩1也可为钢管混凝土桩。
短柱2从钢管桩1顶部插入钢管桩1内形成内套式连接。固定套环3则套装于短柱2上,可活动。待连接定位完成后,将固定套环3分别与短柱2和固定于钢管桩1顶部的支托7焊牢。
钢管桩1通过短柱2与风机基础转换钢结构连接。短柱2和钢管桩1之间在水平和高度方向设有间隙6,以实现连接节点的空间三向调节,适应钢管桩1的现场施工误差。间隙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的调节量确定。
风机基础转换钢结构就位后,三向调整至设计位置,固定,在短柱2与钢管桩1之间的空隙6内灌注高强度灌浆料,并将该空隙填满,实现转换钢结构的定位,最终施焊完成连接。
如图中所示,在短柱2底部设置了底板及加劲板5,在钢管桩1内设置了衬板及加劲板4,用以加强其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风机基础钢桩与转换钢结构的连接,而且其连接节点可进行调节。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换、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
- 下一篇:组合型多镜片高速研磨夹具